| 缩略语表 | 第5-6页 |
| 中文摘要 | 第6-8页 |
| ABSTRACT | 第8-10页 |
| 前言 | 第11-13页 |
| 文献回顾 | 第13-24页 |
| 第一部分 病例的筛选及治疗与研究计划的制定 | 第24-27页 |
| 1 材料和方法 | 第24-25页 |
| 2 研究分组 | 第25-26页 |
| 3 研究内容 | 第26-27页 |
| 第二部分 受试者修复前后临床疗效研究 | 第27-37页 |
| 实验一 受试者修复前后咬合情况的记录及分析 | 第27-33页 |
| 1 材料和方法 | 第27-29页 |
| 1.1 咬合记录方法 | 第27页 |
| 1.2 数据采集及分析 | 第27-29页 |
| 2 结果 | 第29-31页 |
| 3 讨论 | 第31-32页 |
| 4 结论 | 第32-33页 |
| 实验二 受试者修复前后牙周指数的检查与分析 | 第33-35页 |
| 1 材料和方法 | 第33页 |
| 2 结果 | 第33-34页 |
| 3 讨论 | 第34页 |
| 4 结论 | 第34-35页 |
| 实验三 受试者修复前后牙槽骨高度的变化 | 第35-37页 |
| 1 材料和方法 | 第35页 |
| 2 结果 | 第35-36页 |
| 3 讨论 | 第36页 |
| 4 结论 | 第36-37页 |
| 第三部分 受试者修复前后目标牙龈沟液中IL-1Β、RANKL、OPG水平的研究 | 第37-42页 |
| 1 材料和方法 | 第37-39页 |
| 2 结果 | 第39-40页 |
| 3 讨论 | 第40-41页 |
| 4 结论 | 第41-42页 |
| 第四部分 受试者修复前后口腔健康影响程度的评估 | 第42-45页 |
| 1 材料和方法 | 第42-43页 |
| 2 结果 | 第43页 |
| 3 讨论 | 第43-44页 |
| 4 结论 | 第44-45页 |
| 第五部分 典型病例展示 | 第45-53页 |
| 病例一 | 第45-49页 |
| 病例二 | 第49-53页 |
| 小结 | 第53-54页 |
| 参考文献 | 第54-64页 |
| 附录 | 第64-70页 |
| 个人简历和研究成果 | 第70-71页 |
| 致谢 | 第71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