基于TELSA的新疆阿尔泰山小克兰营林区森林景观动态模拟研究
| 摘要 | 第1-7页 |
| Abstract | 第7-11页 |
| 1 前言 | 第11-12页 |
| 2 景观动态模拟研究进展 | 第12-20页 |
| ·景观与景观生态学 | 第12-13页 |
| ·景观 | 第12-13页 |
| ·景观生态学 | 第13页 |
| ·景观动态及其驱动因素 | 第13-15页 |
| ·景观动态 | 第14页 |
| ·景观动态的驱动因素 | 第14-15页 |
| ·景观动态模拟 | 第15-20页 |
| ·空间概率模型 | 第16-17页 |
| ·细胞自动机模型 | 第17-19页 |
| ·景观过程模型 | 第19-20页 |
| ·景观动态模拟研究展望 | 第20页 |
| 3 研究区域概况 | 第20-23页 |
| ·地理概况 | 第20-21页 |
| ·气象水文 | 第21-22页 |
| ·土壤概况 | 第22页 |
| ·植被 | 第22-23页 |
| 4 研究的目的、内容与方法 | 第23-33页 |
| ·研究目的 | 第23页 |
| ·研究内容 | 第23-24页 |
| ·研究方法 | 第24-30页 |
| ·研究区域景观类型划分 | 第24-25页 |
| ·GIS技术的应用 | 第25-26页 |
| ·景观动态模拟技术体系VDDT和TELSA的应用 | 第26-30页 |
| ·研究技术路线 | 第30-32页 |
| ·特色 | 第32-33页 |
| 5 结果与分析 | 第33-49页 |
| ·景观格局现状 | 第33-35页 |
| ·景观情景设置 | 第35-41页 |
| ·初始定义 | 第35-41页 |
| ·建立景观情景 | 第41页 |
| ·景观情景分析 | 第41-49页 |
| ·年龄结构 | 第42-44页 |
| ·更新状况 | 第44-45页 |
| ·景观类型动态 | 第45-47页 |
| ·模拟因子权重 | 第47-49页 |
| 6 结论与讨论 | 第49-52页 |
| ·结论 | 第49-51页 |
| ·讨论 | 第51-52页 |
| 参考文献 | 第52-56页 |
| 致谢 | 第56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