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政治、法律论文--法律论文--中国法律论文--民法论文

个人信息法律问题研究

中文摘要第2-3页
Abstract第3页
绪论第7-12页
    一、研究背景及意义第7-8页
    二、文献综述第8-10页
    三、文章结构第10-12页
第一章 个人信息法律制度概述第12-22页
    第一节 个人信息的概念及特征第12-15页
        一、个人信息的概念第12-13页
        二、个人信息的特征第13-15页
    第二节 个人信息与相关概念的比较第15-17页
        一、个人信息与个人数据第15-16页
        二、个人信息与个人资料第16页
        三、个人信息与隐私第16-17页
    第三节 个人信息的权利属性第17-21页
        一、隐私权客体说第17-18页
        二、人格权客体说第18页
        三、所有权客体说第18-19页
        四、本文观点第19-21页
    本章小结第21-22页
第二章 典型国家和国际组织个人信息保护的立法及比较研究第22-32页
    第一节 典型国家和国际组织关于个人信息保护的立法第22-27页
        一、美国的个人信息保护概况第22-24页
        二、欧盟数据保护立法概况第24-26页
        三、日本个人信息保护制度第26-27页
    第二节 个人信息保护立法模式的评价与选择第27-31页
        一、美国个人信息保护模式评析第28-29页
        二、欧盟个人信息保护模式评价第29页
        三、日本折衷第29-30页
        四、我国模式的选择第30-31页
    本章小结第31-32页
第三章 我国个人信息保护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第32-39页
    第一节 我国个人信息保护的现状第32-35页
        一、宪法中的相关规定第32页
        二、部门法中的相关规定第32-34页
        三、其他第34-35页
    第二节 我国个人信息保护存在的问题第35-38页
        一、个人信息侵权问题日益严重第35页
        二、个人信息保护意识的缺乏第35-36页
        三、现行立法的缺位第36-37页
        四、个人信息保护机制不健全第37-38页
    本章小结第38-39页
第四章 我国个人信息保护的基本原则和制度设计第39-48页
    第一节 个人信息保护法的基本原则第39-43页
        一、限制收集原则第40-41页
        二、目的特定原则第41页
        三、个人参与原则第41-42页
        四、信息质量原则第42页
        五、信息安全原则第42-43页
        六、公开原则第43页
    第二节 个人信息保护法律制度的设计第43-47页
        一、立法层面第44-45页
        二、行业自律第45-46页
        三、个人信息保护机构(个人信息保护的配套机制)第46-47页
    本章小结第47-48页
结论第48-50页
参考文献第50-52页
致谢第52-53页

论文共53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利用影响力受贿罪的司法认定
下一篇:赤几警察学校EPC项目设计管理研究