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工业技术论文--原子能技术论文--加速器论文--静电加速器、串列式静电加速器论文

重离子辐照核微孔膜监视系统的研制

目录第3-5页
摘要第5-6页
Abstract第6-7页
1 绪论第8-16页
    1.1 研究背景、研究目的和意义第8-9页
        1.1.1 研究背景第8页
        1.1.2 研究意义和目的第8-9页
    1.2 重离子核微孔膜简介第9-12页
        1.2.1 核微孔膜的起源与制备第9页
        1.2.2 核微孔膜的特点第9-10页
        1.2.3 核微孔膜的应用第10-12页
    1.3 研究现状及国内外研究方法第12-15页
        1.3.1 项目现状第12-13页
        1.3.2 测量重离子束流强度的方法第13-15页
        1.3.3 数据采集系统的开发平台第15页
    1.4 研究方案和创新点第15-16页
        1.4.1 研究方案第15-16页
        1.4.2 创新点第16页
2 理论基础第16-25页
    2.1 方案选择的理论基础第16-24页
        2.1.1 HI-13 静电串列加速器出束原理第16-18页
        2.1.2 核微孔膜辐照专用束流线装置概况第18-19页
        2.1.3 静电的产生第19-20页
        2.1.4 剩余能量计算第20-21页
        2.1.5 法拉第筒探测器的工作原理第21-22页
        2.1.6 次级电子的产生及应用第22-24页
    2.2 系统设计框图第24-25页
3 制作部分第25-49页
    3.1 束流测量装置的设计及制作第25-29页
        3.1.1 辐照靶室概况第25页
        3.1.2 束流测量装置设计第25-26页
        3.1.3 加压栅极的设计第26-27页
        3.1.4 装置的制作第27-29页
    3.2 I-V 转换电子学线路第29-35页
        3.2.1 电路设计原理第30页
        3.2.2 电路设计的基本思路第30-31页
        3.2.3 芯片的选择第31页
        3.2.4 Multisim 仿真模拟第31-34页
        3.2.5 电路实际效果第34-35页
    3.3 基于 Labwindows/cvi 的虚拟仪器的设计第35-45页
        3.3.1 硬件部分--PCI-8620 采集卡性能参数及安装第36-38页
        3.3.2 PCI-8620 数据采集卡与 I-V 转化器硬件接口及其驱动接口函数第38-41页
        3.3.3 软件部分-Labwindows/cvi 的选取及模拟信号的采集实现过程第41-45页
    3.4 系统测量结果与分析第45-49页
4 总结与展望第49-50页
    4.1 总结第49页
    4.2 展望第49-50页
参考文献第50-53页
附录 主要程序代码第53-57页
成果目录第57-58页
致谢第58页

论文共58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慢性激光刺激对人体衰老相关指标的影响
下一篇:XX集团四川销售公司营销策略研究