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3-5页 |
ABSTRACT | 第5-7页 |
中英对照表 | 第11-12页 |
第1章 绪论 | 第12-21页 |
1.1 非小细胞肺癌 | 第12-15页 |
1.1.1 肺癌简介 | 第12-13页 |
1.1.2 非小细胞肺癌的流行病学 | 第13页 |
1.1.3 非小细胞肺癌的发病机制研究现状 | 第13-14页 |
1.1.4 非小细胞肺癌的治疗 | 第14-15页 |
1.2 E2F2转录因子 | 第15-17页 |
1.2.1 E2F家族蛋白 | 第15-16页 |
1.2.2 核转录因子E2Fs的生物学功能 | 第16-17页 |
1.3 RNA干扰技术 | 第17-21页 |
1.3.1 RNAi的作用机制 | 第17-21页 |
第2章非小细胞肺癌组织中E2F2表达的临床意义 | 第21-36页 |
2.1 前言 | 第21页 |
2.2 实验材料、仪器及试剂 | 第21-24页 |
2.2.1 实验仪器及试剂 | 第22-24页 |
2.3 实验方法 | 第24-29页 |
2.3.1 标本收集 | 第24-25页 |
2.3.2 Western-Blot检测NSCLC癌组织及其癌旁组织E2F2表达情况 | 第25-27页 |
2.3.3 免疫组化分析组织E2F2蛋白表达情况 | 第27-29页 |
2.4 统计学分析 | 第29-30页 |
2.5 结果 | 第30-34页 |
2.5.1 E2F2在非小细胞肺癌及其癌旁组织的表达水平 | 第30页 |
2.5.2 免疫组化分析组织E2F2蛋白表达与病理特征的相关性 | 第30-32页 |
2.5.3 单变量和多变量分析非小细胞肺癌患者预后特征 | 第32-33页 |
2.5.4 E2F2表达与非小细胞肺癌预后相关性 | 第33-34页 |
2.6 讨论 | 第34-36页 |
第3章 E2F2 shRNA对非小细胞肺癌细胞系增殖的研究 | 第36-47页 |
3.1 前言 | 第36-37页 |
3.2 实验材料、仪器及试剂 | 第37-38页 |
3.2.1 实验仪器及试剂 | 第37-38页 |
3.3 实验方法 | 第38-43页 |
3.3.1 非小细胞肺癌细胞系H1299和A549的培养 | 第38-40页 |
3.3.2 E2F2shRNA转染非小细胞肺癌细胞株 | 第40-41页 |
3.3.3 E2F2特异性shRNA对细胞株生长的影响 | 第41-43页 |
3.4 统计学分析 | 第43页 |
3.5 结果 | 第43-45页 |
3.5.1 慢病毒转染后E2F2表达 | 第43页 |
3.5.2 MTT检测转染后细胞系增殖 | 第43-44页 |
3.5.3 软琼脂克隆检测转染后细胞系集群 | 第44-45页 |
3.6 讨论 | 第45-47页 |
第4章 HPV感染与NSCLC中E2F2、Survivin蛋白表达的相关性研究 | 第47-59页 |
4.1 前言 | 第47-48页 |
4.2 实验材料、仪器及试剂 | 第48-49页 |
4.2.1 实验仪器及试剂 | 第48-49页 |
4.3 实验方法 | 第49-52页 |
4.3.1 标本处理 | 第49页 |
4.3.2 PCR检测方法HPV中DNA | 第49-52页 |
4.4 统计学分析 | 第52页 |
4.5 结果 | 第52-56页 |
4.5.1 PCR检测HPV16、18型DNA的结果 | 第52-53页 |
4.5.2 非小细胞肺癌和肺良性病变组中E2F2、Survivin蛋白的表达 | 第53-55页 |
4.5.3 非小细胞肺癌中E2F2、Survivin蛋白表达的相关性 | 第55页 |
4.5.4 非小细胞肺癌中HPV阳性组和阴性组中E2F2、Survivin蛋白的表达 | 第55-56页 |
4.6 讨论 | 第56-59页 |
第5章 结论与展望 | 第59-60页 |
5.1 结论 | 第59页 |
5.2 展望 | 第59-60页 |
参考文献 | 第60-67页 |
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| 第67-68页 |
附录 | 第68-89页 |
综述 | 第89-111页 |
参考文献 | 第105-111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