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1-7页 |
ABSTRACT | 第7-11页 |
第一章 导论 | 第11-18页 |
·选题背景 | 第11页 |
·研究目的和意义 | 第11-12页 |
·研究目的 | 第11-12页 |
·研究意义 | 第12页 |
·国内外研究综述 | 第12-15页 |
·国外研究综述 | 第12-14页 |
·国内研究综述 | 第14-15页 |
·研究评述 | 第15页 |
·本文的研究思路及研究方法 | 第15-17页 |
·研究思路 | 第15-16页 |
·研究方法 | 第16-17页 |
·创新之处 | 第17-18页 |
第二章 本文研究的理论基础 | 第18-22页 |
·城市化的内涵 | 第18页 |
·传统理论中的城市化 | 第18页 |
·城市化过程的二重性 | 第18页 |
·城市化物理变化的推进动力——人口迁移 | 第18-19页 |
·城市化化学反应的推进动力——城乡居民互动 | 第19-22页 |
·间接互动 | 第19-20页 |
·直接互动 | 第20-22页 |
第三章 高速公路使用收费制度对城市化进程的消极影响机制 | 第22-26页 |
·高速公路使用收费制度对城市化进程的消极影响 | 第22-24页 |
·直接造成居民迁移成本的上升 | 第22-23页 |
·削弱了城市因素的辐射范围 | 第23-24页 |
·间接加剧了城乡阻隔 | 第24页 |
·高速公路使用收费制度消极影响城市化进程的机制 | 第24-26页 |
第四章 高速公路收费制度对城市化消极影响的实证分析 | 第26-50页 |
·研究假设 | 第26页 |
·研究设计 | 第26-29页 |
·调查地区及调查样本 | 第26-29页 |
·设定研究变量 | 第29页 |
·城乡居民交往出行特征 | 第29-40页 |
·交往出行要素与居民特征的关联性 | 第29-37页 |
·交往出行要素的回归模型研究 | 第37-39页 |
·小结 | 第39-40页 |
·以收费制高速公路为载体的城乡居民交往出行特征 | 第40-50页 |
·高速公路出行与一般出行的关联性 | 第40-43页 |
·高速公路出行要素与居民特征的关联性 | 第43-47页 |
·借助回归模型的分析 | 第47-49页 |
·小结 | 第49-50页 |
第五章 结论与政策启示 | 第50-52页 |
·本文研究结论 | 第50页 |
·启示 | 第50-52页 |
参考文献 | 第52-55页 |
附录 | 第55-57页 |
致谢 | 第57-58页 |
作者简介 | 第58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