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文摘要 | 第4-5页 |
ABSTRACT | 第5页 |
第1章 绪论 | 第8-20页 |
1.1 研究背景 | 第8-9页 |
1.1.1 建筑能耗 | 第8页 |
1.1.2 可再生能源的开发与利用 | 第8-9页 |
1.2 太阳能及其在建筑中的利用 | 第9-14页 |
1.2.1 我国的太阳能资源 | 第9-10页 |
1.2.2 太阳能在建筑中的利用 | 第10-14页 |
1.3 太空低温辐射制冷技术及其在建筑中的利用 | 第14-18页 |
1.3.1 太空低温辐射制冷技术 | 第14-15页 |
1.3.2 太空低温辐射制冷技术在建筑中的利用 | 第15-18页 |
1.4 本文研究工作 | 第18-20页 |
1.4.1 论文工作提出 | 第18页 |
1.4.2 主要研究内容 | 第18页 |
1.4.3 研究方法 | 第18-19页 |
1.4.4 论文框架 | 第19-20页 |
第2章 电热冷联产光伏组件概述及其建筑一体化集成 | 第20-38页 |
2.1 电热冷联产光伏组件的结构 | 第20-22页 |
2.2 电热冷联产光伏组件的加工工序 | 第22-23页 |
2.3 电热冷联产光伏组件的工作原理及性能参数 | 第23-28页 |
2.3.1 发电原理及性能参数 | 第23-26页 |
2.3.2 集热原理及性能参数 | 第26-27页 |
2.3.3 制冷原理及性能参数 | 第27-28页 |
2.4 电热冷联产光伏组件的建筑一体化集成 | 第28-37页 |
2.4.1 与屋面的集成方式 | 第28-30页 |
2.4.2 与墙面的集成方式 | 第30-31页 |
2.4.3 与幕墙的集成方式 | 第31-35页 |
2.4.4 与构件的集成方式 | 第35-37页 |
2.4.5 流体管道穿屋面构造 | 第37页 |
2.5 本章小结 | 第37-38页 |
第3章 建筑一体化电热冷联产光伏组件质量性能检测研究 | 第38-60页 |
3.1 检测顺序 | 第38-39页 |
3.2 检测方法与内容 | 第39-48页 |
3.3 检测报告 | 第48页 |
3.4 集热性能检测 | 第48-58页 |
3.4.1 开式系统检测平台 | 第48-56页 |
3.4.2 计算方法 | 第56-57页 |
3.4.3 检测结果及分析 | 第57-58页 |
3.5 本章小结 | 第58-60页 |
第4章 建筑一体化电热冷联产光伏组件电热冷性能实验研究 | 第60-86页 |
4.1 实验方法与计算方法 | 第60-63页 |
4.1.1 实验方法 | 第60-61页 |
4.1.2 计算方法 | 第61-63页 |
4.2 室外稳态运行分析 | 第63-77页 |
4.2.1 特定环境条件下 | 第63-67页 |
4.2.2 不同环境条件下 | 第67-77页 |
4.3 室外持续运行分析 | 第77-83页 |
4.3.1 工况1 | 第77-80页 |
4.3.2 工况2 | 第80-83页 |
4.4 电热冷联产光伏组件应用分析 | 第83-84页 |
4.5 本章小结 | 第84-86页 |
第5章 结论与展望 | 第86-88页 |
5.1 结论 | 第86-87页 |
5.2 展望 | 第87-88页 |
参考文献 | 第88-92页 |
附录 | 第92-105页 |
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| 第105-106页 |
致谢 | 第106-107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