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文学论文--中国文学论文--各体文学评论和研究论文--诗歌、韵文论文--新诗论文

吴宓旧体诗词创作论

摘要第6-7页
Abstract第7-8页
引言第11-17页
    一、吴宓其人其世第11-14页
    二、吴宓诗词创作概况第14-15页
    三、吴宓诗词的评价研究第15-17页
第一章 吴宓旧体诗词的题材类型与主题意蕴第17-42页
    第一节 纪事感事诗与家国情怀第18-25页
        一、青年时期:少年心久藏忧患,愁绪如云拨未开第18-20页
        二、悲剧时期:敌笑亲讥无一可,情亏志折事全终第20-23页
        三、哀歌时期:忽忽已经三世劫,依依犹系万丝愁第23-25页
    第二节 爱情诗与“柏拉图之恋”第25-32页
        一、怨情诗:火山内蕴真情赤,喷薄无由空灼急第27-29页
        二、忏情诗:始信情场原理窟,未甘术取任缘差第29-31页
        三、悼情诗:人面不知何处去,桃花依旧笑春风第31-32页
    第三节 赠答悼挽诗与人世温情第32-36页
        一、前辈师长:历劫方窥贤圣意,启愚终感父师恩第33-34页
        二、同辈友朋:老我浮生无住着,流转死生世上情第34-35页
        三、晚辈后学:乱离疾病尚嘉辰,交契忘年语笑亲第35-36页
    第四节 纪游诗与“冷热心肠”第36-42页
        一、西征杂诗:“入世之热肠”第37-39页
        二、南游、欧游杂诗:“离逸于山水”第39-42页
第二章 吴宓旧体诗词的艺术风格与诗学观念第42-58页
    第一节 情思的表达与“诗界革命”第43-45页
        一、诗材的撷取:“新材料入旧格律”第43-44页
        二、诗境的创造:“旧风格含新意境”第44-45页
    第二节 意象与典故:“亚椠欧铅意欲兼”第45-52页
        一、意象:陆沉花落逐马驰,空轩烛摇迎风灭第46-50页
        二、典故:一国无文馀剥蚀,六家有和验纵横第50-52页
    第三节 意境的营造与“三境说”第52-55页
    第四节 艺术风格的形成与嬗变第55-58页
        一、早期:缠绵温厚、幽怨典雅第55-56页
        二、后期:悲凉哀愤第56-58页
第三章 吴宓旧体诗词的思想艺术渊源第58-66页
    第一节 思想渊源第58-62页
        一、中国传统儒家的思想渊源第59-61页
        二、新人文主义与浪漫主义的择取第61-62页
    第二节 艺术渊源第62-66页
        一、中国古典诗艺第63-65页
        二、外国现代诗歌艺术第65-66页
结语第66-68页
参考文献第68-71页
附录(一) 吴宓诗词创作统计表第71-72页
附录(二) 吴宓译诗统计表第72-73页
致谢第73页

论文共73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论国产商业电影类型化进程:2002-2015
下一篇:鲁迅旧体诗研究史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