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工业技术论文--机械、仪表工业论文--机械运行与维修论文

多部件系统成组维修和机会维修政策研究

摘要第5-6页
ABSTRACT第6页
第一章 绪论第9-17页
    1.1 研究背景与意义第9-11页
    1.2 研究目的与内容第11页
    1.3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1-16页
        1.3.1 国外研究现状第11-14页
        1.3.2 国内研究现状第14-16页
    1.4 文章结构第16-17页
第二章 基础知识第17-28页
    2.1 引言第17页
    2.2 可靠性基本函数第17-18页
    2.3 威布尔分布第18-19页
    2.4 维修方式第19-20页
    2.5 更新-回报定理第20-21页
    2.6 维修政策第21-22页
    2.7 维修目标第22-25页
    2.8 现有的预防维修制度第25-27页
    2.9 小结第27-28页
第三章 年龄替换政策下两个费用率模型的对比分析第28-38页
    3.1 引言第28页
    3.2 模型介绍第28-29页
        3.2.1 模型 1第29页
        3.2.2 模型 2第29页
    3.3 参数研究第29-35页
        3.3.1 最优预防替换年龄分析第29-33页
        3.3.2 最小费用率分析第33-35页
        3.3.3 可靠性分析第35页
    3.4 案例分析第35-36页
    3.5 对于T1>T2的解释第36-37页
    3.6 小结第37-38页
第四章 构建成组维修政策的一般步骤第38-48页
    4.1 引言第38页
    4.2 确定关键零部件第38-39页
    4.3 获取必要的参数信息第39-41页
    4.4 确定元件最优预防替换年龄第41-42页
    4.5 进行元件分组第42-44页
        4.5.1 常用的方法第42页
        4.5.2 聚类分析法第42-43页
        4.5.3 新的聚类分析法第43-44页
    4.6 案例分析第44-47页
        4.6.1 成组维修案例分析第44-45页
        4.6.2 聚类分析法案例分析第45-47页
    4.7 小结第47-48页
第五章 综合的成组和机会替换策略第48-55页
    5.1 引言第48页
    5.2 机会维修政策第48-49页
    5.3 构建成组与机会替换政策的方法第49-52页
        5.3.1 单元的机会替换窗口和名义预防替换年龄第50-51页
        5.3.2 构建成组替换政策第51页
        5.3.3 确定每个替换组的机会替换窗口第51-52页
    5.4 案例分析第52-54页
    5.5 小结第54-55页
总结与展望第55-57页
    总结第55-56页
    展望第56-57页
参考文献第57-62页
致谢第62-63页
附录A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、参与课题情况第63页

论文共63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基于有限元分析的4000m~3球罐优化设计
下一篇:辽河流域典型湿地生态修复方案研究