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6-8页 |
ABSTRACT | 第8-9页 |
英文缩写对照表 | 第10-11页 |
第一章 文献综述 | 第11-29页 |
1.1 野生近缘植物在小麦遗传改良中的应用 | 第11-16页 |
1.1.1 小麦的基因源 | 第11页 |
1.1.2 野生基因源在小麦品种改良中的作用 | 第11-13页 |
1.1.3 偃麦草在小麦育种中的应用概况 | 第13-16页 |
1.2 基因组重复序列 | 第16-26页 |
1.2.1 重复序列的类型、结构及分布特点 | 第16-20页 |
1.2.2 重复序列在遗传分析中的应用 | 第20-22页 |
1.2.3 重复序列的克隆方法 | 第22-23页 |
1.2.4 小麦族植物重复序列研究现状 | 第23-26页 |
1.3 研究目的、意义及技术路线 | 第26-29页 |
1.3.1 研究目的和意义 | 第26-27页 |
1.3.2 技术路线 | 第27-29页 |
第二章 材料与方法 | 第29-39页 |
2.1 实验材料 | 第29-30页 |
2.2 实验方法 | 第30-39页 |
2.2.1 点杂交(Dot-blot hybridization) | 第30-32页 |
2.2.2 质粒DNA提取 | 第32-33页 |
2.2.3 根尖细胞有丝分裂中期染色体制片 | 第33-34页 |
2.2.4 荧光原位杂交(Fluorescence in situ hybridization,FISH) | 第34-35页 |
2.2.5 DNA测序 | 第35-36页 |
2.2.6 序列比对分析 | 第36页 |
2.2.7 引物设计 | 第36-37页 |
2.2.8 PCR扩增和产物检测 | 第37-39页 |
第三章 结果与分析 | 第39-49页 |
3.1 十倍体长穗偃麦草质粒文库的筛选 | 第39-40页 |
3.2 偃麦草特异重复序列的FISH分析 | 第40-42页 |
3.2.1 特异重复序列在小麦-长穗偃麦草部分双二倍体中的分布特点 | 第40-41页 |
3.2.2 特异重复序列在偃麦草染色体中的分布特点 | 第41-42页 |
3.3 序列比对分析及PCR特异扩增标记的开发 | 第42-44页 |
3.3.1 序列比对分析结果 | 第42-43页 |
3.3.2 PCR特异扩增标记的开发 | 第43-44页 |
3.4 偃麦草基因组特异重复序列的应用 | 第44-49页 |
3.4.1 小麦-偃麦草代换系和易位系的FISH分析 | 第44-46页 |
3.4.2 PCR特异扩增标记对小麦-偃麦草衍生后代的鉴定 | 第46-49页 |
第四章 讨论 | 第49-53页 |
4.1 偃麦草基因组特异重复序列的分离 | 第49页 |
4.2 特异重复序列在偃麦草染色体的两臂上呈弥散型分布 | 第49-50页 |
4.3 特异重复序列可以应用于小麦-偃麦草衍生后代的规模化筛选 | 第50-53页 |
第五章 全文总结 | 第53-55页 |
附录 | 第55-73页 |
参考文献 | 第73-85页 |
致谢 | 第85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