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4-5页 |
abstract | 第5-6页 |
第1章 绪论 | 第10-17页 |
1.1 研究背景 | 第10-11页 |
1.1.1 时代背景 | 第10页 |
1.1.2 教育背景 | 第10-11页 |
1.2 研究目的 | 第11页 |
1.3 研究意义 | 第11页 |
1.4 国内外研究现状 | 第11-14页 |
1.4.1 国内研究现状 | 第11-14页 |
1.4.2 国外研究现状 | 第14页 |
1.5 研究内容和方法 | 第14-16页 |
1.5.1 研究内容 | 第14-15页 |
1.5.2 研究方法 | 第15-16页 |
1.6 本章小结 | 第16-17页 |
第2章 中国传统哲学的基本概述 | 第17-23页 |
2.1 中国传统哲学语境的界定 | 第17页 |
2.2 老子的哲学思想概述 | 第17-19页 |
2.2.1 “阴阳太极”的思想 | 第17-18页 |
2.2.2 “道法自然”的思想 | 第18页 |
2.2.3 “有无相生”的思想 | 第18-19页 |
2.3 孔子的哲学思想概述 | 第19-20页 |
2.3.1 “中庸”的思想 | 第19-20页 |
2.3.2 “天人合一”的思想 | 第20页 |
2.3.3 “仁”的思想 | 第20页 |
2.4 庄子的哲学思想概述 | 第20-22页 |
2.4.1 “朴素而天下莫能与之争美”的思想 | 第20-21页 |
2.4.2 “天地有大美而不言”的思想 | 第21页 |
2.4.3 “大道至简” | 第21-22页 |
2.5 本章小结 | 第22-23页 |
第3章 妆品外形设计的基本概述 | 第23-31页 |
3.1 妆品外形设计的基本概述 | 第23-26页 |
3.1.1 概念 | 第23页 |
3.1.2 分类 | 第23-25页 |
3.1.3 范围 | 第25-26页 |
3.2 欧美妆品外形设计 | 第26页 |
3.3 日本妆品外形设计 | 第26-28页 |
3.4 韩国妆品外形设计 | 第28页 |
3.5 中国妆品外形设计 | 第28-30页 |
3.6 本章小结 | 第30-31页 |
第4章 审美教育的意义和作用 | 第31-34页 |
4.1 审美教育的意义 | 第31页 |
4.2 审美教育的作用 | 第31-33页 |
4.2.1 美化心灵 | 第31-32页 |
4.2.2 刺激消费 | 第32页 |
4.2.3 培养大众审美 | 第32页 |
4.2.4 提高大众生活品位 | 第32-33页 |
4.3 本章小结 | 第33-34页 |
第5章 中国传统哲学与妆品外形设计的分析 | 第34-67页 |
5.1 老子的哲学思想与设计 | 第34页 |
5.2 老子的思想与妆品外形设计的分析 | 第34-51页 |
5.2.1 “阴阳太极”与妆品瓶型的设计分析 | 第34-37页 |
5.2.2 “阴阳平衡”与妆品外形的设计分析 | 第37-38页 |
5.2.3 “阴阳五行”与妆品色彩的设计分析 | 第38-40页 |
5.2.4 “阴阳相生相克”与妆品原材料的设计分析 | 第40-41页 |
5.2.5 “道法自然”与妆品外形设计的分析 | 第41-48页 |
5.2.6 “有无相生”与妆品包装的设计分析 | 第48-50页 |
5.2.7 “天圆地方”与妆品瓶型的设计分析 | 第50-51页 |
5.3 孔子的哲学思想与设计 | 第51页 |
5.4 孔子的思想与妆品外形的设计分析 | 第51-57页 |
5.4.1 “天人合一”与外形设计的分析 | 第51-55页 |
5.4.2 “中庸”与妆品原材料的设计分析 | 第55-56页 |
5.4.3 “仁”与妆品品牌名称的设计分析 | 第56-57页 |
5.5 庄子的哲学思想与设计 | 第57-58页 |
5.6 庄子的思想与妆品外形设计的分析 | 第58-66页 |
5.6.1 “天地有大美而不言”与妆品图纹的设计分析 | 第58-59页 |
5.6.2 “朴素而天下莫能与之争美”与妆品外形的设计分析 | 第59-65页 |
5.6.3 “大道至简”与妆品理念的设计分析 | 第65-66页 |
5.7 本章小结 | 第66-67页 |
第6章 中国传统哲学与设计艺术教育的关系 | 第67-71页 |
6.1 简述中国传统哲学与教育的关系 | 第67页 |
6.2 老子的哲学思想与设计艺术教育的关系 | 第67-68页 |
6.2.1 平衡发展 | 第67-68页 |
6.2.2 道法自然 | 第68页 |
6.3 孔子的哲学思想与设计艺术教育的关系 | 第68-69页 |
6.3.1 美育思想 | 第68页 |
6.3.2 学思结合 | 第68-69页 |
6.3.3 以人为本 | 第69页 |
6.3.4 和而不同 | 第69页 |
6.4 庄子的哲学思想与设计艺术教育的关系 | 第69-70页 |
6.4.1 效法自然 | 第69-70页 |
6.4.2 大美教育 | 第70页 |
6.5 本章小结 | 第70-71页 |
第7章 妆品外形设计存在的问题与发展道路研究 | 第71-78页 |
7.1 国内妆品设计存在的问题 | 第71-75页 |
7.1.1 设计力量投入不足 | 第71-72页 |
7.1.2 哲学理论生搬硬套 | 第72-73页 |
7.1.3 设计中缺乏审美教育 | 第73-74页 |
7.1.4 对设计人才的培养没有成为独立的体系 | 第74-75页 |
7.2 未来我国妆品外形设计的发展道路 | 第75-77页 |
7.2.1 设计与教育方面 | 第75-76页 |
7.2.2 人才培养方面 | 第76-77页 |
7.3 本章小结 | 第77-78页 |
第8章 结语 | 第78-80页 |
参考文献 | 第80-83页 |
致谢 | 第83-84页 |
申请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及发表的学术论文 | 第84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