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4-5页 |
ABSTRACT | 第5-6页 |
第1章 绪论 | 第9-18页 |
1.1 课题背景及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| 第9-12页 |
1.2 协同多点系统国内外研究现状 | 第12-16页 |
1.2.1 上行CoMP技术分类 | 第12-13页 |
1.2.2 上行CoMP系统架构分类 | 第13-14页 |
1.2.3 上行联合接收物理层算法 | 第14-15页 |
1.2.4 CoMP系统回传链路容量限制问题研究现状 | 第15-16页 |
1.2.5 CoMP系统国内外研究现状总结 | 第16页 |
1.3 课题的主要研究内容及结构安排 | 第16-18页 |
第2章 上行CoMP联合接收系统 | 第18-32页 |
2.1 引言 | 第18页 |
2.2 上行DAS架构联合接收系统模型 | 第18-20页 |
2.3 现有上行DAS架构联合接收技术 | 第20-24页 |
2.3.1 量化-前传 | 第20-21页 |
2.3.2 解码-前传 | 第21-22页 |
2.3.3 计算-前传 | 第22-24页 |
2.4 MIMO系统中的迫整检测技术 | 第24-30页 |
2.4.1 传统线性MIMO接收机 | 第24-25页 |
2.4.2 迫整检测MIMO接收机原理 | 第25-28页 |
2.4.3 均衡矩阵与系数矩阵计算 | 第28-30页 |
2.5 本章小结 | 第30-32页 |
第3章 基于迫整检测的多天线上行DAS架构CoMP联合接收 | 第32-49页 |
3.1 引言 | 第32页 |
3.2 基于迫整检测的上行DAS架构CoMP联合接收系统 | 第32-38页 |
3.2.1 系统结构 | 第33页 |
3.2.2 信号处理流程 | 第33-38页 |
3.3 系统缺陷分析 | 第38-40页 |
3.4 CoMP-IF系统改进 | 第40-44页 |
3.4.1 信号处理流程 | 第40-42页 |
3.4.2 两种系统比较 | 第42-44页 |
3.5 系统性能分析 | 第44-48页 |
3.6 本章小结 | 第48-49页 |
第4章 CoMP-IF系统性能仿真和分析 | 第49-69页 |
4.1 引言 | 第49页 |
4.2 无回传链路容量限制的系统性能仿真 | 第49-60页 |
4.2.1 干扰强度影响 | 第50-53页 |
4.2.2 信噪比影响 | 第53-56页 |
4.2.3 基站接收天线数影响 | 第56-57页 |
4.2.4 用户数影响 | 第57-58页 |
4.2.5 系统可靠性仿真 | 第58-59页 |
4.2.6 无回传链路容量限制系统性能仿真总结 | 第59-60页 |
4.3 回传链路负载不平衡 | 第60-62页 |
4.4 格基规约辅助的CoMP-IF系统 | 第62-68页 |
4.4.1 格基规约算法 | 第62-65页 |
4.4.2 系统性能比较 | 第65-68页 |
4.5 本章小结 | 第68-69页 |
结论 | 第69-70页 |
参考文献 | 第70-76页 |
致谢 | 第76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