闽南丧葬服饰文化研究
中文摘要 | 第3-4页 |
Abstract | 第4-5页 |
第一章 绪论 | 第8-13页 |
1.1 选题的缘由和起源及意义 | 第8-10页 |
1.1.1 现阶段国内外研究现状 | 第9-10页 |
1.1.2 相关研究的综述 | 第10页 |
1.2 研究的意义 | 第10页 |
1.3 研究的目标与内容 | 第10-11页 |
1.4 研究的方法与手段 | 第11页 |
1.5 研究条件和基础 | 第11页 |
1.6 研究的范围 | 第11-13页 |
第二章 闽南丧葬文化概述 | 第13-22页 |
2.1 闽南文化概述 | 第13-14页 |
2.1.1 闽南文化的历史渊源与发展 | 第13页 |
2.1.2 闽南文化的特征 | 第13-14页 |
2.2 丧葬与闽南文化 | 第14-17页 |
2.2.1 丧葬的起源 | 第14-15页 |
2.2.2 宗教与闽南丧葬 | 第15-17页 |
2.2.2.1 灵魂不灭 | 第15-16页 |
2.2.2.2 闽南丧葬与道教 | 第16页 |
2.2.2.3 闽南丧葬与佛教 | 第16-17页 |
2.3 闽南丧葬礼仪全过程 | 第17-21页 |
2.3.1 初丧 | 第18页 |
2.3.2 小殓 | 第18页 |
2.3.3 大殓 | 第18-19页 |
2.3.4 做功德 | 第19-20页 |
2.3.5 出殡 | 第20-21页 |
2.3.6 服丧 | 第21页 |
2.4 本章小结 | 第21-22页 |
第三章 闽南丧葬服饰 | 第22-62页 |
3.1 寿衣 | 第22-34页 |
3.1.1 寿衣的定义 | 第22页 |
3.1.2 寿衣的起源 | 第22-23页 |
3.1.3 寿衣的特征 | 第23-26页 |
3.1.3.1 赋予灵魂不灭的传说 | 第23页 |
3.1.3.2 寿衣的特殊性 | 第23-24页 |
3.1.3.3 寿衣的风俗讲究 | 第24页 |
3.1.3.4 寿衣的时代性 | 第24-26页 |
3.1.3.5 寿衣的分类 | 第26页 |
3.1.4 闽南寿衣的特征 | 第26-34页 |
3.1.4.1 闽南寿衣的分类 | 第27页 |
3.1.4.2 闽南男性寿衣的特点 | 第27-31页 |
3.1.4.3 闽南女性寿衣的特点 | 第31-34页 |
3.2 丧服 | 第34-53页 |
3.2.1 丧服的起源 | 第34页 |
3.2.2 丧服制度的形成与确立 | 第34-36页 |
3.2.3 五服服饰类型与结构分析 | 第36-49页 |
3.2.3.1 男子斩衰服饰 | 第36-43页 |
3.2.3.2 男子齐衰服饰 | 第43-46页 |
3.2.3.3 男子大功服饰 | 第46-48页 |
3.2.3.4 男子小功服饰 | 第48-49页 |
3.2.3.5 男子缌麻服饰 | 第49页 |
3.2.4 女子五服服饰 | 第49-53页 |
3.2.4.1 女子衰服 | 第50-53页 |
3.3 闽南丧服服饰特征 | 第53-58页 |
3.3.1 闽南五服服饰 | 第53-55页 |
3.3.1.1 闽南丧服 | 第53-54页 |
3.3.1.2 闽南丧冠 | 第54-55页 |
3.3.1.3 闽南腰绖 | 第55页 |
3.3.1.4 闽南丧展 | 第55页 |
3.3.1.5 闽南丧杖 | 第55页 |
3.3.2 闽南丧服中色彩的含义 | 第55-58页 |
3.3.2.1 闽南丧服中的白色 | 第56-57页 |
3.3.2.2 闽南丧服中的黑色 | 第57页 |
3.3.2.3 闽南丧服中的红色 | 第57页 |
3.3.2.4 闽南丧服中的蓝色 | 第57-58页 |
3.3.2.5 闽南丧服中的黄色 | 第58页 |
3.4 闽南丧葬活动中的其他服饰 | 第58-61页 |
3.4.1 闽南丧葬活动中的道士服饰 | 第58-60页 |
3.4.2 闽南丧葬活动中的乐队服饰 | 第60页 |
3.4.3 闽南丧葬活动中的表演服饰 | 第60-61页 |
3.4.4 闽南丧葬服饰特点 | 第61页 |
3.5 本章小结 | 第61-62页 |
结语 | 第62-64页 |
致谢 | 第64-65页 |
参考文献 | 第65-66页 |
附录1 | 第66-67页 |
附录2 | 第67-68页 |
个人简历、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及发表的学术论文 | 第68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