室内细颗粒物在磁场及交直流电场中凝并实验研究
摘要 | 第3-4页 |
Abstract | 第4-5页 |
第1章 绪论 | 第8-15页 |
1.1 课题背景及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| 第8-9页 |
1.1.1 课题背景 | 第8页 |
1.1.2 课题研究目的与意义 | 第8-9页 |
1.2 细颗粒物危害 | 第9-10页 |
1.3 国内外研究现状 | 第10-14页 |
1.3.1 国外研究现状 | 第10-12页 |
1.3.2 国内研究现状 | 第12-14页 |
1.4 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| 第14-15页 |
第2章 颗粒物分类特征及理论分析 | 第15-28页 |
2.1 大气污染特征、来源及分类 | 第15-17页 |
2.1.1 大气污染特征及来源 | 第15-16页 |
2.1.2 颗粒物种类分析 | 第16-17页 |
2.2 北京大气污染物特征分析 | 第17-18页 |
2.2.1 北京大气颗粒物的化学成分 | 第17-18页 |
2.2.2 北京大气污染特征 | 第18页 |
2.2.3 北京大气颗粒物影响因素 | 第18页 |
2.3 粉尘粒径分布理论模型 | 第18-19页 |
2.4 粒子运动理论 | 第19-27页 |
2.4.1 湍流场下颗粒运动理论 | 第19-21页 |
2.4.2 磁场下颗粒运动理论 | 第21-23页 |
2.4.3 高压电场下颗粒运动理论 | 第23-25页 |
2.4.4 颗粒凝并理论模型分析 | 第25-27页 |
2.5 本章小结 | 第27-28页 |
第3章 PM_(2.5)细颗粒凝并实验装置设计 | 第28-38页 |
3.1 实验系统 | 第28页 |
3.2 颗粒物凝并实验系统设计与研制 | 第28-37页 |
3.2.1 发尘系统 | 第28-32页 |
3.2.2 凝并系统 | 第32-35页 |
3.2.3 采样进气控制系统 | 第35-36页 |
3.2.4 采样检测系统 | 第36-37页 |
3.3 本章小结 | 第37-38页 |
第4章 磁场凝并实验研究 | 第38-52页 |
4.1 实验方案设计 | 第38页 |
4.1.1 实验原理 | 第38页 |
4.1.2 实验步骤 | 第38页 |
4.2 自然状况下颗粒物测试 | 第38-40页 |
4.3 细颗粒物磁凝并 | 第40-51页 |
4.3.1 磁场强度对磁凝并效果影响 | 第40-45页 |
4.3.2 平均风速对磁凝并效果影响 | 第45-48页 |
4.3.3 污染物浓度对磁凝并效果影响 | 第48-50页 |
4.3.4 混合气体流量对磁凝并影响 | 第50-51页 |
4.4 本章小结 | 第51-52页 |
第5章 荷电凝并实验研究及对比分析 | 第52-62页 |
5.1 实验方案设计 | 第52页 |
5.1.1 实验原理 | 第52页 |
5.1.2 实验步骤 | 第52页 |
5.2 细颗粒物荷电凝并 | 第52-58页 |
5.2.1 直流电源电压对荷电凝并效果影响 | 第52-55页 |
5.2.2 交流电源参数对荷电凝并效果影响 | 第55-56页 |
5.2.3 平均风速对荷电凝并效果影响 | 第56-57页 |
5.2.4 污染物浓度对荷电凝并效果影响 | 第57-58页 |
5.3 磁凝并与荷电凝并效率对比 | 第58-59页 |
5.4 实验结论现象分析 | 第59-60页 |
5.5 本章小结 | 第60-62页 |
第6章 结论与展望 | 第62-65页 |
6.1 结论 | 第62-63页 |
6.2 展望 | 第63-65页 |
参考文献 | 第65-70页 |
致谢 | 第70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