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4-5页 |
ABSTRACT | 第5页 |
第一章 绪论 | 第9-17页 |
第一节 研究背景与意义 | 第9-10页 |
一、研究背景 | 第9-10页 |
二、研究意义 | 第10页 |
第二节 国内外文献综述 | 第10-14页 |
一、国外文献综述 | 第10-12页 |
二、国内文献综述 | 第12-14页 |
第三节 研究框架与方法 | 第14-17页 |
一、研究框架 | 第14-15页 |
二、研究方法 | 第15页 |
三、本文的创新与不足 | 第15-17页 |
第二章 上市公司信用风险度量的理论分析 | 第17-32页 |
第一节 上市公司信用风险的形成及特征 | 第17-18页 |
一、信用风险形成的主要原因 | 第17-18页 |
二、信用风险的主要特征 | 第18页 |
第二节 上市公司信用风险度量的方法 | 第18-25页 |
一、传统信用风险分析方法 | 第19-22页 |
二、现代信用风险度量方法的演变 | 第22-25页 |
第三节 KMV模型与其他信用风险度量方法的比较 | 第25-32页 |
一、KMV模型的理论基础及计算步骤 | 第25-29页 |
二、KMV模型与其他信用风险度量方法的比较 | 第29-32页 |
第三章 香港内地跨境上市公司信用风险度量模型的构建 | 第32-38页 |
第一节 香港、内地股票市场关系 | 第32-33页 |
第二节 香港内地跨境上市公司信用风险度量模型的构建 | 第33-38页 |
一、KMV模型在度量跨境上市公司风险的不足 | 第33-35页 |
二、KMV模型的修正 | 第35-38页 |
第四章 香港内地跨境上市公司信用风险度量的实证研究—基于修正的KMV模型 | 第38-47页 |
第一节 样本描述与数据来源 | 第38页 |
第二节 实证过程 | 第38-43页 |
一、香港内地跨境上市公司股权价值波动率的计算 | 第38-42页 |
二、香港内地跨境上市公司股权价值 的计算 | 第42页 |
三、债务期限、到期债务面值、违约点以及无风险利率的确定 | 第42页 |
四、求解公司资产价值和资产价值波动率以及公司违约距离 | 第42-43页 |
第三节 实证结果分析 | 第43-47页 |
一、根据违约距离计算的信用评级结果 | 第43-44页 |
二、违约距离与股权价值波动率之间关系 | 第44-45页 |
三、违约距离与资产负债率之间关系 | 第45页 |
四、违约距离与股票收益的关系 | 第45-47页 |
第五章 研究结论与政策建议 | 第47-51页 |
第一节 文章结论 | 第47页 |
第二节 政策建议 | 第47-51页 |
一、完善证券市场的监管体制和有效性 | 第48页 |
二、建立健全我国自己的信用违约数据库 | 第48-49页 |
三、建立具有我国市场特色及权威性的信用评级机构 | 第49-51页 |
参考文献 | 第51-54页 |
附录 | 第54-69页 |
致谢 | 第69-70页 |
在读期间科研成果 | 第70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