便携式生化分析仪控制系统的设计与实现
摘要 | 第5-6页 |
ABSTRACT | 第6-7页 |
第一章 绪论 | 第11-16页 |
1.1 研究的背景与意义 | 第11-12页 |
1.2 国内外生化分析仪发展的历史与现状 | 第12-14页 |
1.2.1 生化分析仪的产生及发展概述 | 第12-13页 |
1.2.2 国产生化分析仪的现状 | 第13页 |
1.2.3 本款便携式生化分析仪的特点及优势 | 第13-14页 |
1.3 本论文的结构安排 | 第14-16页 |
第二章 便携式生化分析仪介绍 | 第16-26页 |
2.1 生化分析简介 | 第16-21页 |
2.1.1 显色反应 | 第17页 |
2.1.2 一般常用测量方法 | 第17-21页 |
2.2 便携式生化分析仪系统原理 | 第21-25页 |
2.2.1 试剂盘工作原理 | 第22-24页 |
2.2.2 便携式分析仪工作流程 | 第24-25页 |
2.3 本章小结 | 第25-26页 |
第三章 需求分析与总体设计 | 第26-32页 |
3.1 便携式生化分析仪系统需求分析 | 第26-27页 |
3.2 便携式生化分析仪总体软件设计 | 第27-30页 |
3.2.1 系统架构 | 第27-28页 |
3.2.2 基本业务 | 第28-30页 |
3.3 便携式生化分析仪总体硬件设计 | 第30页 |
3.4 本章小结 | 第30-32页 |
第四章 便携式生化分析仪控制系统的硬件设计 | 第32-56页 |
4.1 光源控制模块 | 第32-36页 |
4.1.1 各类光源介绍 | 第32-34页 |
4.1.2 光源选择及驱动电路设计 | 第34-35页 |
4.1.3 光源驱动电路PCB设计 | 第35-36页 |
4.2 光电信号转换及信号放大模块 | 第36-43页 |
4.2.1 光信号测量介绍 | 第36-38页 |
4.2.2 本仪器的光电检测元件 | 第38页 |
4.2.3 光电转换电路设计 | 第38-40页 |
4.2.4 信号放大及采集电路设计 | 第40-41页 |
4.2.5 对数电路 | 第41-43页 |
4.3 试剂盘运动控制模块 | 第43-47页 |
4.3.1 进出仓控制电机控制模块 | 第43-46页 |
4.3.2 高速直流无刷电机控制模块 | 第46-47页 |
4.4 温度控制模块 | 第47-52页 |
4.4.1 温度采集传感器介绍 | 第47-49页 |
4.4.2 温度控制模块硬件设计 | 第49-51页 |
4.4.3 加热算法研究及参数整定 | 第51-52页 |
4.5 RFID信息读取模块 | 第52-54页 |
4.5.1 RFID介绍 | 第53页 |
4.5.2 电路设计 | 第53-54页 |
4.6 ARM及FPGA控制模块 | 第54-55页 |
4.7 本章小结 | 第55-56页 |
第五章 便携式生化分析仪控制系统的软件设计 | 第56-71页 |
5.1 前端ARM核处理器软件设计 | 第56-63页 |
5.1.1 软件结构 | 第56-57页 |
5.1.2 流程调度模块流程 | 第57-58页 |
5.1.3 温度控制流程 | 第58-59页 |
5.1.4 FPGA测试控制流程 | 第59页 |
5.1.5 电机控制模块控制流程 | 第59-61页 |
5.1.6 部分代码展示 | 第61-63页 |
5.2 FPGA内代码设计 | 第63-68页 |
5.2.1 光源控制部分 | 第63-64页 |
5.2.2 信号采集部分电路控制流程 | 第64-65页 |
5.2.3 闭环自动增益设置控制流程 | 第65-67页 |
5.2.4 部分代码 | 第67-68页 |
5.3 后端部分软件设计 | 第68-69页 |
5.4 本章小结 | 第69-71页 |
第六章 便携式生化分析仪控制系统的仿真及验证 | 第71-77页 |
6.1 部分程序的软件仿真 | 第71-74页 |
6.1.1 MODELSIM软件介绍 | 第71页 |
6.1.2 仿真代码的编写 | 第71-73页 |
6.1.3 仿真结果输出 | 第73-74页 |
6.2 仪器功能验证 | 第74-76页 |
6.3 整机部分性能验证 | 第76页 |
6.4 本章小结 | 第76-77页 |
第七章 总结与展望 | 第77-79页 |
7.1 论文总结 | 第77页 |
7.2 展望 | 第77-79页 |
致谢 | 第79-80页 |
参考文献 | 第80-82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