基于纹理分析的妇科显微图像的成分统计与分析
摘要 | 第8-10页 |
Abstract | 第10-11页 |
第一章 绪论 | 第12-18页 |
1.1 研究背景和意义 | 第12页 |
1.2 国内外研究现状 | 第12-16页 |
1.2.1 医学图像中非细胞领域研究现状 | 第13页 |
1.2.2 医学图像中细胞领域研究现状 | 第13-16页 |
1.3 论文主要工作和创新点 | 第16-17页 |
1.4 章节安排 | 第17-18页 |
第二章 数字图像处理相关知识 | 第18-24页 |
2.1 图像灰度化 | 第18页 |
2.2 图像增强 | 第18-20页 |
2.3 形态学处理 | 第20-21页 |
2.3.1 腐蚀和膨胀 | 第20页 |
2.3.2 孔洞填充 | 第20-21页 |
2.3.3 连通分量提取 | 第21页 |
2.4 空间滤波 | 第21-22页 |
2.4.1 均值滤波 | 第22页 |
2.4.2 中值滤波 | 第22页 |
2.5 阈值分割 | 第22-23页 |
2.6 本章小结 | 第23-24页 |
第三章 妇科分泌物显微图像研究思路 | 第24-27页 |
3.1 图像中各成分的描述 | 第24-25页 |
3.2 图像的显微特征 | 第25-26页 |
3.3 研究思路 | 第26页 |
3.4 本章小结 | 第26-27页 |
第四章 妇科分泌物图像中各成分的背景分割 | 第27-42页 |
4.1 分泌物图像预处理 | 第27页 |
4.2 分泌物图像中各成分的分割算法 | 第27-32页 |
4.2.1 上皮细胞和线索细胞的分割 | 第27-28页 |
4.2.2 白细胞的分割 | 第28-30页 |
4.2.3 乳酸杆菌和杂菌的分割 | 第30页 |
4.2.4 霉菌孢子和红细胞的分割 | 第30-32页 |
4.3 分泌物图像中各成分分割结果及分析 | 第32-40页 |
4.3.1 上皮细胞和线索细胞的分割结果分析 | 第32-36页 |
4.3.2 白细胞的分割结果分析 | 第36-37页 |
4.3.3 乳酸杆菌和杂菌的分割结果分析 | 第37-38页 |
4.3.4 霉菌孢子的分割结果分析 | 第38-40页 |
4.3.5 红细胞的分割结果分析 | 第40页 |
4.4 本章小结 | 第40-42页 |
第五章 基于纹理分析的显微图像中各成分的识别 | 第42-61页 |
5.1 上皮细胞和线索细胞的识别 | 第42-46页 |
5.1.1 多尺度Laws能量纹理分析 | 第42-45页 |
5.1.2 上皮细胞的细胞核检测 | 第45-46页 |
5.1.3 上皮细胞和线索细胞的区域统计算法 | 第46页 |
5.1.4 上皮细胞和线索细胞的识别和统计算法 | 第46页 |
5.2 白细胞的识别 | 第46-47页 |
5.3 乳酸杆菌和杂菌的识别 | 第47页 |
5.4 霉菌孢子和红细胞的识别 | 第47-49页 |
5.4.1 霉菌孢子的识别 | 第48-49页 |
5.4.2 红细胞的识别 | 第49页 |
5.5 分泌物图像中各成分的识别结果及分析 | 第49-60页 |
5.5.1 上皮细胞和线索细胞的识别结果分析 | 第49-54页 |
5.5.2 白细胞的识别结果分析 | 第54-55页 |
5.5.3 乳酸杆菌和杂菌的识别结果分析 | 第55-57页 |
5.5.4 霉菌孢子的分割和识别结果分析 | 第57-58页 |
5.5.5 红细胞的分割和识别结果分析 | 第58-60页 |
5.6 本章小结 | 第60-61页 |
第六章 清洁度 | 第61-67页 |
6.1 妇科分泌物清洁度的计算 | 第61-62页 |
6.1.1 妇科显微图像中各成分梯度的计算 | 第61页 |
6.1.2 清洁度判定 | 第61-62页 |
6.2 清洁度检测结果分析 | 第62-66页 |
6.3 本章小结 | 第66-67页 |
第七章 妇科分泌物中滴虫的检测 | 第67-70页 |
7.1 帧间差分法 | 第67-68页 |
7.2 滴虫的检测结果和分析 | 第68-69页 |
7.3 本章小结 | 第69-70页 |
第八章 结论与展望 | 第70-72页 |
8.1 结论 | 第70页 |
8.2 展望 | 第70-72页 |
参考文献 | 第72-76页 |
致谢 | 第76-77页 |
附录 | 第77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