映汶公路K2泥石流与明洞的相互影响研究
摘要 | 第6-7页 |
Abstract | 第7页 |
第1章 绪论 | 第10-14页 |
1.1 课题的研究背景与意义、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 | 第10-12页 |
1.1.1 研究背景与意义 | 第10-11页 |
1.1.2 国内外研究现状 | 第11-12页 |
1.2 课题的研究目标和研究内容 | 第12页 |
1.2.1 课题的研究目标 | 第12页 |
1.2.2 课题的研究内容 | 第12页 |
1.3 课题的研究方法和研究路线 | 第12-14页 |
1.3.1 研究方法 | 第12-13页 |
1.3.2 技术路线图 | 第13-14页 |
第2章 映汶公路地质环境与工程地质问题 | 第14-20页 |
2.1 区域地质环境 | 第14-17页 |
2.1.1 气象、水文 | 第14-15页 |
2.1.2 地形地貌 | 第15页 |
2.1.3 地层岩性 | 第15-16页 |
2.1.4 地质构造 | 第16-17页 |
2.1.5 水文地质特征 | 第17页 |
2.2 主要工程地质问题 | 第17-20页 |
2.2.1 泥石流 | 第17-18页 |
2.2.2 崩塌落石 | 第18-19页 |
2.2.3 河岸冲刷 | 第19-20页 |
第3章 K2泥石流基本特征及其与路线关系 | 第20-38页 |
3.1 泥石流的基本特征 | 第20-35页 |
3.1.1 泥石流形成条件 | 第20-24页 |
3.1.2 泥石流运动特征 | 第24-27页 |
3.1.3 泥石流动力特征 | 第27-34页 |
3.1.4 泥石流易发性、危险性 | 第34-35页 |
3.2 泥石流与路线关系 | 第35-38页 |
3.2.1 泥石流与路线的位置关系 | 第35-36页 |
3.2.2 泥石流对公路的危害性 | 第36-37页 |
3.2.3 拟采取的工程措施 | 第37-38页 |
第4章 泥石流对明洞的作用 | 第38-46页 |
4.1 明洞受到的偏压作用 | 第38-42页 |
4.2 泥石流对明洞的冲击作用 | 第42-44页 |
4.3 地下水压力及潜蚀作用 | 第44-46页 |
第5章 明洞设置对泥石流的影响 | 第46-48页 |
5.1 明洞对泥石流堆积区的影响 | 第46页 |
5.2 明洞对地下水运动的影响 | 第46-48页 |
第6章 数值模拟分析 | 第48-64页 |
6.1 FLAC的相关简介 | 第48页 |
6.2 FLAC的本构模型 | 第48页 |
6.3 数值模拟过程 | 第48-52页 |
6.4 明洞开挖堆积体稳定性模拟分析 | 第52-56页 |
6.5 泥石流发生后对明洞作用模拟分析 | 第56-61页 |
6.6 对拟建明洞设计的相关建议 | 第61-64页 |
结论 | 第64-65页 |
致谢 | 第65-66页 |
参考文献 | 第66-69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