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工业技术论文--武器工业论文--战车、战舰、战机、航天武器论文--战车论文

姿态传感器检测平台的设计

摘要第3-5页
abstract第5-6页
1 绪论第9-16页
    1.1 课题研究的背景及意义第9-10页
    1.2 国内外研究状况第10-13页
        1.2.1 姿态测量方法的发展现状第10页
        1.2.2 姿态传感器发展的国内外现状第10-11页
        1.2.3 检测平台发展的国内外现状第11-13页
    1.3 课题研究的内容第13-14页
        1.3.1 课题的来源和提出第13页
        1.3.2 课题的研究目的第13-14页
        1.3.3 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第14页
    1.4 论文的结构安排第14-16页
2 姿态传感器检测平台系统总体方案设计第16-20页
    2.1 检测平台结构特征与工作原理第16页
    2.2 系统技术指标第16-17页
    2.3 系统总体方案设计第17-19页
        2.3.1 系统结构模块设计第18页
        2.3.2 系统硬件电路模块设计第18-19页
    2.4 本章小结第19-20页
3 姿态传感器检测平台结构方案设计第20-39页
    3.1 检测平台组成第20页
    3.2 检测平台机械结构设计第20-22页
        3.2.1 检测平台机械部分整体结构第20-21页
        3.2.2 检测平台材料选择第21-22页
        3.2.3 检测平台轴系设计第22页
    3.3 检测平台机械零件选择第22-25页
        3.3.1 轴承的选用与校核第22-24页
        3.3.2 联轴器选用第24-25页
    3.4 位置检测元件设计第25-27页
        3.4.1 水平仪设计第25-26页
        3.4.2 编码器设计第26-27页
    3.5 驱动系统设计第27-34页
        3.5.1 驱动类型与元件选择第27-28页
        3.5.2 蜗轮蜗杆传动设计计算第28-34页
    3.6 其他零件设计第34-37页
        3.6.1 键联接的选择与强度校核第34-35页
        3.6.2 内外框轴的设计与强度校核第35-37页
    3.7 检测平台装配与配合第37-38页
    3.8 本章小结第38-39页
4 姿态传感器检测平台结构有限元分析第39-46页
    4.1 有限元简介第39-40页
        4.1.1 有限元方法简述第39页
        4.1.2 SolidWorks Simulation软件简述第39-40页
    4.2 检测平台内框静应力分析第40-42页
    4.3 检测平台外框静应力分析第42-43页
    4.4 检测平台支撑板静应力分析第43-44页
    4.5 检测平台底板静应力分析第44-45页
    4.6 本章小结第45-46页
5 姿态传感器检测平台系统硬件电路设计第46-55页
    5.1 姿态传感器选用第46-48页
        5.1.1 姿态传感器主要技术指标第46-47页
        5.1.2 姿态传感器工作原理第47页
        5.1.3 姿态传感器CAN通信接口第47-48页
    5.2 检测平台系统硬件结构第48-54页
        5.2.1 系统整体设计第48-49页
        5.2.2 中央处理器(MCU)第49-50页
        5.2.3 数据采集模块第50-51页
        5.2.4 看门狗电路第51-52页
        5.2.5 人机交互界面电路第52页
        5.2.6 数字量输出电路第52-54页
    5.3 本章小结第54-55页
6 总结与展望第55-57页
    6.1 工作总结第55页
    6.2 研究展望第55-57页
参考文献第57-60页
致谢第60-62页

论文共62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立靶测试系统数据采集及其动态场景模拟仿真
下一篇:光纤线包的参数化结构分析技术