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3-5页 |
Abstract | 第5-6页 |
1 绪论 | 第10-15页 |
1.1 论文研究的背景与意义 | 第10-11页 |
1.1.1 论文研究的背景 | 第10页 |
1.1.2 论文研究的意义 | 第10-11页 |
1.2 研究现状 | 第11-13页 |
1.2.1 靶测试系统研究现状 | 第11-12页 |
1.2.2 视景仿真研究现状 | 第12-13页 |
1.3 论文的主要目的及研究内容 | 第13-14页 |
1.3.1 论文的主要目的 | 第13页 |
1.3.2 论文的主要内容 | 第13-14页 |
1.4 论文的组织结构 | 第14页 |
1.5 本章小结 | 第14-15页 |
2 立靶测试系统理论研究 | 第15-19页 |
2.1 引言 | 第15页 |
2.2 立靶测试系统测速原理 | 第15-17页 |
2.2.1 测速原理分析 | 第15-16页 |
2.2.2 测速方法分析 | 第16-17页 |
2.3 系统空间结构分析及弹丸飞行参数求解的数学模型 | 第17-18页 |
2.3.1 系统空间结构分析 | 第17页 |
2.3.2 弹丸飞行参数求解的数学模型 | 第17-18页 |
2.4 本章小结 | 第18-19页 |
3 弹丸过靶信号数据采集及过靶时刻提取算法研究 | 第19-27页 |
3.1 引言 | 第19页 |
3.2 弹丸过靶信号数据采集 | 第19页 |
3.3 弹丸过靶信号的滤波处理 | 第19-23页 |
3.3.1 基于莱依达准则的异常数据处理 | 第19-20页 |
3.3.2 LMS自适应滤波算法研究 | 第20-22页 |
3.3.3 滤波效果仿真及结果分析 | 第22-23页 |
3.4 弹丸过靶时刻提取算法研究 | 第23-26页 |
3.4.1 基于相关法的弹丸过靶时刻提取算法研究 | 第23-25页 |
3.4.2 弹丸过靶时刻提取算法的仿真及结果分析 | 第25-26页 |
3.5 本章小结 | 第26-27页 |
4 数据采集软件系统设计 | 第27-37页 |
4.1 引言 | 第27页 |
4.2 软件系统的总体设计 | 第27-28页 |
4.2.1 软件系统的功能要求 | 第27页 |
4.2.2 软件系统的工作流程 | 第27-28页 |
4.3 软件系统的具体实现 | 第28-35页 |
4.3.1 软件系统主界面设计 | 第28-29页 |
4.3.2 软件系统的采集模块设计 | 第29-30页 |
4.3.3 数据处理及时刻提取模块设计 | 第30-33页 |
4.3.4 数据库管理存储模块设计 | 第33-35页 |
4.4 实验结果与分析 | 第35-36页 |
4.5 本章小结 | 第36-37页 |
5 立靶测试系统动态场景模拟仿真 | 第37-53页 |
5.1 引言 | 第37页 |
5.2 三维模拟场景的总体设计 | 第37页 |
5.3 三维场景中的模型设计 | 第37-41页 |
5.3.1 模型构造方法的选取 | 第38页 |
5.3.2 模型构造技术 | 第38-39页 |
5.3.3 模型构造的设计和优化 | 第39-41页 |
5.4 场景仿真的理论基础 | 第41-43页 |
5.4.1 场景坐标系 | 第41-42页 |
5.4.2 场景中物体的运动模式 | 第42页 |
5.4.3 动态场景设计理论分析 | 第42-43页 |
5.5 场景仿真程序的设计及实现 | 第43-46页 |
5.5.1 仿真系统设计平台 | 第43页 |
5.5.2 仿真系统的总体结构及设计 | 第43-44页 |
5.5.3 多通道及视觉转换模块设计 | 第44-45页 |
5.5.4 碰撞检测及其响应模块设计 | 第45页 |
5.5.5 仿真交互模块设计 | 第45-46页 |
5.5.6 仿真主循环程序设计 | 第46页 |
5.6 三维模拟仿真效果及分析 | 第46-52页 |
5.7 本章小结 | 第52-53页 |
6 结论 | 第53-56页 |
6.1 论文总结 | 第53页 |
6.2 展望 | 第53-56页 |
参考文献 | 第56-59页 |
致谢 | 第59-61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