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医药、卫生论文--中国医学论文--中医儿科论文

自拟荆防汤治疗小儿外感发热(表寒里热证)的临床观察

中文摘要第6-7页
ABSTRACT第7-8页
引言第9-10页
第一部分 资料与方法第10-16页
    1 临床资料第10-12页
        1.1 病例来源第10页
        1.2 诊断标准第10-11页
        1.3 纳入标准第11页
        1.4 排除标准第11页
        1.5 剔除、脱落及中止试验标准第11-12页
        1.6 伦理学要求第12页
    2 研究方法第12-16页
        2.1 病例分组第12页
        2.2 治疗方案第12-13页
        2.3 观察指标与方法第13页
        2.4 疗效判定标准第13-14页
        2.5 统计学方法第14-16页
第二部分 结果与分析第16-23页
    1 病例完成情况第16页
    2 患者权益保障情况第16页
    3 基线情况比较第16-19页
    4 疗效比较第19-23页
        4.1 退热疗效(完全退热时间)比较第19页
        4.2 总体疗效比较第19-20页
        4.3 中医证候总积分比较第20页
        4.4 中医单项症状体征积分比较第20-22页
        4.5 安全性评价第22-23页
第三部分 讨论第23-30页
    1 中医学对小儿外感发热的认识第23-24页
    2 西医学对小儿外感发热的认识第24页
    3 导师对小儿外感发热的认识第24-26页
        3.1 小儿外感发热因风寒外袭者居多第24-25页
        3.2 小儿外感发热以表寒里热证为多见第25页
        3.3 小儿外感发热当以解表与清里并用第25-26页
    4 组方分析第26-27页
    5 现代药理学研究第27-28页
    6 小儿外感发热的治疗体会第28页
    7 自拟荆防汤的临床疗效探讨第28-29页
    8 不足与展望第29-30页
第四部分 结论第30-31页
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第31-32页
致谢第32-33页
参考文献第33-36页
附录A:病例报告表第36-44页
附录 B:综述 小儿外感发热的中西医临床治疗现状第44-54页
    参考文献第49-54页

论文共54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茵陈退黄液保留灌肠佐治新生儿感染性黄疸(湿热郁蒸证)的临床观察
下一篇:长沙地区NAFLD中医体质类型分布规律的流行病学调查