致谢 | 第5-6页 |
摘要 | 第6-8页 |
Abstract | 第8-9页 |
1 引言 | 第12-17页 |
1.1 研究背景与意义 | 第12-13页 |
1.2 研究框架与思路 | 第13-15页 |
1.3 研究方法 | 第15页 |
1.4 可能的创新 | 第15-17页 |
2 文献综述 | 第17-27页 |
2.1 “一带一路”的战略内涵 | 第17-19页 |
2.2 “一带一路”国际贸易合作 | 第19-23页 |
2.2.1 “一带一路”国际贸易合作现状与战略的相关研究 | 第19-21页 |
2.2.2 “一带一路”贸易潜力与贸易便利化的相关研究 | 第21-23页 |
2.3 GTAP模型在区域经济一体化研究中的运用 | 第23-25页 |
2.4 简要评述 | 第25-27页 |
3 自由贸易区福利效应的内在机理分析 | 第27-31页 |
3.1 需求层面 | 第27-28页 |
3.2 供给层面 | 第28-29页 |
3.3 均衡分析 | 第29-31页 |
4 “一带一路”现有自贸区模式特征分析 | 第31-40页 |
4.1 边境开放措施的特征分析 | 第31-35页 |
4.1.1 降税周期分析 | 第31-33页 |
4.1.2 降税结构分析 | 第33-35页 |
4.2 境内开放措施的特征分析 | 第35-40页 |
4.2.1 基于TRAINS的非关税议题覆盖率分析 | 第36-37页 |
4.2.2 各缔约方服务贸易开放分析 | 第37-40页 |
5 GTAP模型结构及政策冲击测度 | 第40-53页 |
5.1 GTAP模型结构 | 第40-45页 |
5.2 政策冲击测度 | 第45-53页 |
5.2.1 边境开放度的量化测度 | 第45-47页 |
5.2.2 境内开放度的量化测度 | 第47-53页 |
6 基于GTAP模拟的“一带一路”贸易畅通经济效应分析 | 第53-69页 |
6.1 区域、部门划分与模拟情景设定 | 第53-55页 |
6.1.1 所用数据及区域、部门划分 | 第53-54页 |
6.1.2 模拟情景设定 | 第54-55页 |
6.2 各情境下“一带一路”贸易畅通的经济效应对比 | 第55-59页 |
6.2.1 经济增长效应分析 | 第56-57页 |
6.2.2 福利改善效应分析 | 第57-58页 |
6.2.3 中国对外贸易变动 | 第58-59页 |
6.2.4 小结 | 第59页 |
6.3 比较静态下中韩模式“一带一路”贸易畅通的具体分析 | 第59-65页 |
6.3.1 宏观经济效应分析 | 第60-61页 |
6.3.2 产出变动分析 | 第61-62页 |
6.3.3 贸易变动分析 | 第62-65页 |
6.4 动态视角下中韩模式“一带一路”贸易畅通的具体分析 | 第65-69页 |
6.4.1 经济与福利效应 | 第67-68页 |
6.4.2 贸易变动情况 | 第68-69页 |
7 结论与政策建议 | 第69-73页 |
7.1 主要结论 | 第69-70页 |
7.2 政策建议 | 第70-71页 |
7.3 研究展望 | 第71-73页 |
参考文献 | 第73-78页 |
附录 | 第78-82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