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文摘要 | 第3-4页 |
Abstract | 第4-5页 |
第一章 绪论 | 第8-18页 |
1.1 三氟乙酸乙酯 | 第8页 |
1.1.1 三氟乙酸乙酯的性质 | 第8页 |
1.1.2 三氟乙酸乙酯的用途 | 第8页 |
1.2 三氟乙酸乙酯合成方法现状 | 第8-9页 |
1.2.1 三氟乙酰氯取代反应 | 第9页 |
1.2.2 三氟乙酸酯化反应 | 第9页 |
1.3 三氟乙酸乙酯研究进展 | 第9-11页 |
1.3.1 强酸性阳离子交换树脂催化剂工艺生产方案 | 第10页 |
1.3.2 分子筛催化剂工艺生产方案 | 第10-11页 |
1.3.3 以浓硫酸为催化剂多级生产方案 | 第11页 |
1.4 酯化催化剂研究进展 | 第11-14页 |
1.4.1 一般酸型催化剂 | 第12页 |
1.4.2 杂多酸型催化剂 | 第12页 |
1.4.3 固体酸型催化剂 | 第12-13页 |
1.4.4 固体超强酸催化剂 | 第13-14页 |
1.5 自催化反应简介 | 第14-15页 |
1.6 汽液相平衡测定方法 | 第15-17页 |
1.6.1 直接法测定汽液相平衡数据 | 第15-16页 |
1.6.2 间接法测定汽液相平衡 | 第16-17页 |
1.7 本文研究内容 | 第17-18页 |
第二章 三氟乙酸乙酯基础物性数据的测量与关联 | 第18-34页 |
2.1 引言 | 第18页 |
2.2 实验部分 | 第18-32页 |
2.2.1 实验药品与仪器 | 第18-19页 |
2.2.2 三氟乙酸乙酯密度的测量 | 第19-22页 |
2.2.3 三氟乙酸乙酯粘度的测量 | 第22-26页 |
2.2.4 三氟乙酸乙酯饱和蒸汽压的测量 | 第26-30页 |
2.2.5 三氟乙酸乙酯摩尔蒸发热的估算 | 第30-32页 |
2.3 本章小结 | 第32-34页 |
第三章 三氟乙酸与乙醇酯化反应合成三氟乙酸乙酯动力学研究 | 第34-59页 |
3.1 引言 | 第34页 |
3.2 实验部分 | 第34-37页 |
3.2.1 实验药品与仪器 | 第34-35页 |
3.2.2 实验装置及步骤 | 第35-37页 |
3.3 分析方法 | 第37-40页 |
3.3.1 色谱分析条件 | 第37-38页 |
3.3.2 定量分析方法 | 第38-39页 |
3.3.3 各物质内标曲线 | 第39-40页 |
3.4 自催化反应机理探讨 | 第40-54页 |
3.4.1 H~+催化酯化反应机理 | 第41-42页 |
3.4.2 H~+催化酯化动力学模型 | 第42-51页 |
3.4.3 未电离酸催化反应机理 | 第51-54页 |
3.5 反应平衡常数及反应热 | 第54-56页 |
3.6 醇酸比对反应的影响 | 第56-58页 |
3.7 本章小结 | 第58-59页 |
第四章 三氟乙酸体系汽液相平衡数据的测定与关联 | 第59-79页 |
4.1 引言 | 第59页 |
4.2 实验部分 | 第59-63页 |
4.2.1 实验试剂及仪器 | 第59-60页 |
4.2.2 实验装置及相应流程 | 第60-61页 |
4.2.3 压力、温度的校正 | 第61-62页 |
4.2.4 实验分析方法 | 第62-63页 |
4.3 实验装置可靠性验证 | 第63-65页 |
4.4 汽液相平衡数据的测定 | 第65-68页 |
4.5 二元体系汽液相平衡数据关联 | 第68-78页 |
4.5.1 相平衡模型 | 第68-69页 |
4.5.2 热力学模型 | 第69-72页 |
4.5.3 汽相逸度系数求算方程 | 第72-73页 |
4.5.4 汽液相平衡关联结果 | 第73-76页 |
4.5.5 热力学一致性检验 | 第76-78页 |
4.6 本章小结 | 第78-79页 |
第五章 三氟乙酸乙酯合成工艺概念流程设计 | 第79-81页 |
结论 | 第81-83页 |
参考文献 | 第83-89页 |
致谢 | 第89-90页 |
个人简历 | 第90页 |
在读期间的研究成果及发表的学术论文 | 第90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