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1-4页 |
Abstract | 第4-9页 |
1 引言 | 第9-17页 |
·低能离子束生物学效应的研究 | 第9-13页 |
·低能离子束生物工程学的创立和发展 | 第9页 |
·低能离子束生物工程的基本原理 | 第9-10页 |
·低能离子束生物工程的研究进展 | 第10-13页 |
·低能离子束生物技术存在的问题 | 第13页 |
·鹅观草属植物的形态特征、地理分布、作用及研究进展 | 第13-16页 |
·鹅观草属植物的形态特征、地理分布及作用 | 第13页 |
·鹅观草属植物研究进展 | 第13-16页 |
·鹅观草属植物需要解决的问题 | 第16页 |
·研究目的与意义 | 第16-17页 |
·主要研究的内容 | 第17页 |
2 研究材料与方法 | 第17-25页 |
·试验材料 | 第17页 |
·试验仪器 | 第17页 |
·试验方法 | 第17-24页 |
·氮离子束对两种鹅观草萌发能力影响的试验方法 | 第18页 |
·幼苗生长状况测定方法 | 第18页 |
·产量因子的测定方法 | 第18-19页 |
·生理指生化标测定方法 | 第19-23页 |
·营养成分的测定方法 | 第23-24页 |
·试验数据分析 | 第24-25页 |
3 结果与分析 | 第25-45页 |
·氮离子束对两种鹅观草种子萌发的影响 | 第25-28页 |
·氮离子束对两种鹅观草种子发芽率的影响 | 第25-26页 |
·氮离子束对两种鹅观草种子发芽势的影响 | 第26-27页 |
·氮离子束对两种鹅观草种子发芽指数的影响 | 第27-28页 |
·氮离子束对两种鹅观草幼苗生长的影响 | 第28-31页 |
·氮离子束对两种鹅观草幼苗苗高的影响 | 第28-29页 |
·氮离子束对两种鹅观草第一叶长的影响 | 第29-30页 |
·氮离子束对两种鹅观草幼苗根长的影响 | 第30-31页 |
·氮离子束对两种鹅观草产量因子的影响 | 第31-36页 |
·氮离子束对两种鹅观草株高的影响 | 第31-32页 |
·氮离子束对两种鹅观草分蘖数的影响 | 第32-33页 |
·氮离子束对两种鹅观草叶长的影响 | 第33-34页 |
·氮离子束对两种鹅观草叶宽的影响 | 第34-35页 |
·氮离子束对两种鹅观草单株干重的影响 | 第35-36页 |
·氮离子束对两种鹅观草营养成份的影响 | 第36-39页 |
·氮离子束对两种鹅观草粗蛋白含量的影响 | 第36页 |
·氮离子束对两种鹅观草粗脂肪含量的影响 | 第36-37页 |
·氮离子束对两种鹅观草粗纤维含量的影响 | 第37-38页 |
·氮离子束对两种鹅观草粗灰分含量的影响 | 第38-39页 |
·氮离子束对两种鹅观草幼苗生理生化特性的影响 | 第39-45页 |
·氮离子束对两种鹅观草幼苗幼苗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的影响 | 第39-40页 |
·氮离子束对两种鹅观草幼苗过氧化物酶活性的影响 | 第40-41页 |
·氮离子束对两种鹅观草过氧化氢酶活性的影响 | 第41-42页 |
·氮离子束对两种鹅观草叶绿素含量的影响 | 第42-43页 |
·氮离子束对两种鹅观草幼苗丙二醛含量的影响 | 第43-44页 |
·氮离子束对两种鹅观草幼苗可溶性糖含量的影响 | 第44-45页 |
4 讨论 | 第45-47页 |
·氮离子束对两种鹅观草种子萌发的影响 | 第45-46页 |
·氮离子束对两种鹅观草幼苗生长的影响 | 第46页 |
·氮离子束对两种鹅观草产量因子及营养成分的影响 | 第46-47页 |
·氮离子束对两种鹅观草幼苗生理生化的影响 | 第47页 |
5 结论 | 第47-49页 |
致谢 | 第49-50页 |
参考文献 | 第50-56页 |
作者简介 | 第56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