基于宽带雷达测量的微动目标三维散射中心重构及识别
摘要 | 第10-11页 |
ABSTRACT | 第11页 |
第一章 绪论 | 第12-18页 |
1.1 研究背景及意义 | 第12-13页 |
1.2 研究现状 | 第13-17页 |
1.2.1 散射中心三维重构 | 第13-15页 |
1.2.2 多项式相位信号参数估计 | 第15-16页 |
1.2.3 空间目标识别 | 第16-17页 |
1.3 本文主要工作以及内容安排 | 第17-18页 |
第二章 空间目标运动及姿态模型 | 第18-31页 |
2.1 目标三维运动模型 | 第18-21页 |
2.1.1 目标三维运动建模 | 第18-19页 |
2.1.2 三维坐标旋转变换 | 第19-21页 |
2.2 空间微动目标姿态角模型 | 第21-23页 |
2.2.1 旋转目标 | 第21-22页 |
2.2.2 进动目标 | 第22页 |
2.2.3 小角度微转动目标 | 第22-23页 |
2.3 微动对散射中心相位历程的影响 | 第23-27页 |
2.3.1 散射中心的相位历程矩阵 | 第23-24页 |
2.3.2 空间目标二维转动和三维转动 | 第24-27页 |
2.3.3 基于相位历程矩阵分解的信号处理流程 | 第27页 |
2.4 仿真实验 | 第27-30页 |
2.5 本章小结 | 第30-31页 |
第三章 散射中心相位历程估计 | 第31-43页 |
3.1 引言 | 第31页 |
3.2 Radon_CPF+NLS算法 | 第31-34页 |
3.2.1 Radon_CPF算法 | 第31-32页 |
3.2.2 对剩余能量残差的估计 | 第32-33页 |
3.2.3 多项式相位信号的最大似然估计 | 第33-34页 |
3.3 多项式相位信号参数估计流程 | 第34-35页 |
3.3.1 单分量信号参数估计流程 | 第34-35页 |
3.3.2 多分量信号参数估计流程 | 第35页 |
3.4 Radon_CPF+NLS算法性能研究 | 第35-42页 |
3.4.1 信号数据长度对估计性能的影响 | 第35-38页 |
3.4.2 信号能量对估计性能的影响 | 第38-40页 |
3.4.3 临近分量对估计性能的影响 | 第40-41页 |
3.4.4 分析总结 | 第41-42页 |
3.5 本章小结 | 第42-43页 |
第四章 基于相位历程分解的散射中心重构 | 第43-66页 |
4.1 引言 | 第43页 |
4.2 微动目标回波信号处理流程 | 第43-44页 |
4.3 二维转动情况下的ISAR成像 | 第44-51页 |
4.3.1 二维转动下相位矩阵分析 | 第45-48页 |
4.3.2 实验验证 | 第48-51页 |
4.4 三维转动情形下的散射中心重构 | 第51-58页 |
4.4.1 三维转动下相位矩阵分析 | 第52-55页 |
4.4.2 性能研究 | 第55-58页 |
4.5 空间目标成像/重构仿真实验 | 第58-65页 |
4.6 本章小结 | 第65-66页 |
第五章 空间目标三维散射中心识别 | 第66-76页 |
5.1 引言 | 第66页 |
5.2 三维散射中心特征提取 | 第66-68页 |
5.2.1 重构结果的预处理 | 第66-67页 |
5.2.2 重构结果的特征构造 | 第67页 |
5.2.3 两类空间目标的特征分布 | 第67-68页 |
5.3 基于重构三维散射中心的空间目标识别实验 | 第68-75页 |
5.3.1 BP神经网络 | 第68-70页 |
5.3.2 分类器及训练样本生成 | 第70-71页 |
5.3.3 识别结果 | 第71-75页 |
5.4 本章小结 | 第75-76页 |
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| 第76-78页 |
6.1 本文工作总结 | 第76-77页 |
6.2 下一步工作展望 | 第77-78页 |
致谢 | 第78-79页 |
参考文献 | 第79-83页 |
作者在学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| 第83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