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3-5页 |
ABSTRACT | 第5-7页 |
绪论 | 第12-18页 |
第一节 研究背景和意义 | 第12-13页 |
第二节 研究相关动态 | 第13-16页 |
第三节 研究方法 | 第16页 |
一、文献研究法 | 第16页 |
二、调查研究法 | 第16页 |
三、案例分析法 | 第16页 |
第四节 研究思路 | 第16-17页 |
第五节 可能性的贡献 | 第17-18页 |
第一章 马连道茶产业特色街区发展现状分析 | 第18-28页 |
第一节 马连道茶产业特色街区发展的历史沿革 | 第18-19页 |
第二节 马连道茶产业特色街区的发展现状 | 第19-25页 |
一、区位条件 | 第19-20页 |
二、功能定位 | 第20页 |
三、产业规模 | 第20-23页 |
四、产业结构 | 第23-24页 |
五、发展环境 | 第24-25页 |
第三节 马连道茶产业特色街区的特色分析 | 第25-28页 |
一、自身发展优势 | 第26-27页 |
二、发展劣势 | 第27页 |
三、发展机遇 | 第27-28页 |
四、面临挑战 | 第28页 |
第二章 马连道街区产业转型升级面临的主要问题 | 第28-36页 |
第一节 马连道街区产业升级面临的主要问题 | 第28-32页 |
一、产业形态低端,产品附加值低 | 第28-29页 |
二、品牌建设滞后,难以形成持续影响力 | 第29-30页 |
三、茶叶标准化程度不高,难以满足市场需求 | 第30-31页 |
四、产权关系复杂,产业发展空间有限 | 第31页 |
五、市场主体缺乏分工,同质化竞争内耗严重 | 第31-32页 |
六、公共配套设施不完善,地域特色不明显 | 第32页 |
第二节 马连道街区产业转型升级过程中的政府作用与不足 | 第32-36页 |
一、近年来地方政府推动马连道街区建设的举措 | 第32-34页 |
(一) 设立专门机构,统筹推进区域建设 | 第32-33页 |
(二) 编制区域发展规划 | 第33页 |
(三) 加强市政基础设施建设 | 第33页 |
(四) 推动产业发展以服务为主 | 第33-34页 |
二、马连道茶叶街产业升级中政府参与的不足 | 第34-36页 |
(一) 缺乏行之有效的产业发展总体规划 | 第34页 |
(二) 对市场信息反应迟缓 | 第34页 |
(三) 同第三部门的合作严重不足 | 第34-35页 |
(四) 地区产权没有理顺 | 第35-36页 |
第三章 特色街区建设发展中地方政府作用的经验借鉴 | 第36-43页 |
第一节 国内外政府参与下的特色街区建设案例 | 第36-42页 |
一、中国御茶街 | 第36-37页 |
二、法国香榭丽舍大街 | 第37-38页 |
三、日本秋叶原动漫街 | 第38-40页 |
四、南锣鼓巷 | 第40-41页 |
五、南新仓 | 第41-42页 |
第二节 特色街区建设案例中政府作用的经验总结 | 第42-43页 |
一、加大政府支持引导力度 | 第42页 |
二、培育并不断丰富街区功能 | 第42-43页 |
三、着力开展街区品牌建设 | 第43页 |
四、特色街区应建立多元合作机制 | 第43页 |
第四章 马连道茶叶街产业升级中地方政府参与的对策建议 | 第43-51页 |
第一节 加强区域整体规划,推动产业升级规划落地 | 第43-46页 |
一、加强规划编制,强调整体布局 | 第44页 |
二、打造街区品牌,提升区域内涵 | 第44-45页 |
三、推动基础设施建设,提升街区氛围 | 第45-46页 |
第二节 搭建多元合作平台,推动各方主体共同参与街区建设 | 第46-48页 |
一、发挥政府服务效能,提升区域公共服务 | 第46页 |
二、加强商会、协会管理和联系,推进茶企合作 | 第46-47页 |
三、提高企业质量,提升街区建设中的企业参与度 | 第47页 |
四、理顺产权关系,推动不同产权主体达成一致目标 | 第47-48页 |
五、促进产城融合,实现社区共建 | 第48页 |
第三节 采取多种措施维护市场秩序,促进区域产业健康发展 | 第48-51页 |
一、推进茶叶经营标准化和专业化,提升街区整体实力 | 第48-49页 |
二、加强质量监管,维护街区品牌形象 | 第49-51页 |
参考文献 | 第51-54页 |
附录 | 第54-59页 |
致谢 | 第59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