| 摘要 | 第5-6页 |
| Abstract | 第6-7页 |
| 第1章 绪论 | 第12-25页 |
| 1.1 研究背景及研究意义 | 第12-14页 |
| 1.1.1 研究背景 | 第12-13页 |
| 1.1.2 研究意义 | 第13-14页 |
| 1.2 相关文献综述 | 第14-22页 |
| 1.2.1 能源视角下出口竞争力研究 | 第14-16页 |
| 1.2.2 出口隐含能及其测度研究 | 第16-19页 |
| 1.2.3 出口竞争力指标测度研究 | 第19-22页 |
| 1.2.4 简要评述 | 第22页 |
| 1.3 研究方法与创新之处 | 第22-25页 |
| 1.3.1 研究方法 | 第22-23页 |
| 1.3.2 研究思路 | 第23-24页 |
| 1.3.3 创新之处 | 第24-25页 |
| 第2章 出口隐含能及其竞争力指标构建和WIOD数据说明 | 第25-29页 |
| 2.1 出口隐含能及其强度指标构建 | 第25-27页 |
| 2.2 隐含能出口竞争力指标构建 | 第27-28页 |
| 2.3 数据说明 | 第28-29页 |
| 第3章 中国制造业出口隐含能现状分析 | 第29-36页 |
| 3.1 中国制造业出口隐含能演化分析 | 第29-31页 |
| 3.2 中国制造业出口隐含能强度演化分析 | 第31-33页 |
| 3.3 中国制造业出口隐含能结构分析 | 第33-34页 |
| 3.4 小结 | 第34-36页 |
| 第4章 基于增加值视角和出口隐含能视角下制造业出口竞争力分析 | 第36-43页 |
| 4.1 基于增加值视角下中国制造业出口竞争力分析 | 第36-38页 |
| 4.2 基于出口隐含能视角下中国制造业出口竞争力分析 | 第38-40页 |
| 4.3 不同视角下中国制造业出口竞争力比较分析 | 第40-42页 |
| 4.4 小结 | 第42-43页 |
| 第5章 关于提高能耗效率降低隐含能耗的政策建议 | 第43-46页 |
| 结论 | 第46-48页 |
| 参考文献 | 第48-52页 |
| 致谢 | 第52-53页 |
| 附录A 攻读学位期间学术成果目录 | 第53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