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3-5页 |
abstract | 第5-7页 |
第1章 前言 | 第11-12页 |
第2章 材料与方法 | 第12-14页 |
2.1 研究对象 | 第12页 |
2.1.1 多形性黄色星形细胞瘤组 | 第12页 |
2.1.2 幕上脑实质室管膜瘤组 | 第12页 |
2.2 MR设备与扫描方法 | 第12-13页 |
2.2.1 仪器设备选择 | 第12页 |
2.2.2 扫描前准备 | 第12页 |
2.2.3 扫描序列选择 | 第12-13页 |
2.3 MR征象分析与标准 | 第13页 |
2.4 统计分析 | 第13-14页 |
第3章 结果 | 第14-18页 |
3.1 幕上脑实质多形性黄色星形细胞瘤与室管膜瘤组一般资料比较 | 第14页 |
3.2 幕上脑实质多形性黄色星形细胞瘤与室管膜瘤组MR征象比较 | 第14-18页 |
3.2.1 病灶部位 | 第14-15页 |
3.2.2 病灶形态 | 第15页 |
3.2.3 病灶信号 | 第15页 |
3.2.4 病灶分型及强化特点 | 第15页 |
3.2.5 邻近结构MR征象比较 | 第15-18页 |
第4章 讨论 | 第18-22页 |
4.1 幕上脑实质PXA与室管膜瘤的病理基础与一般特征 | 第18-19页 |
4.2 幕上脑实质PXA组与室管膜瘤组MR特点比较 | 第19-22页 |
4.2.1 病灶形态 | 第19页 |
4.2.2 病灶信号 | 第19页 |
4.2.3 病灶分型及强化特点 | 第19-20页 |
4.2.4 邻近结构征象 | 第20-22页 |
第5章 结论与展望 | 第22-23页 |
5.1 结论 | 第22页 |
5.2 展望与不足 | 第22-23页 |
致谢 | 第23-24页 |
参考文献 | 第24-27页 |
附图 | 第27-31页 |
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| 第31-32页 |
综述 | 第32-38页 |
参考文献 | 第36-38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