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1-7页 |
Abstract | 第7-14页 |
第一章 引言与综述 | 第14-24页 |
·差异化战略与大理特色烟叶 | 第14-15页 |
·中式卷烟与特色烟叶 | 第15页 |
·生态条件对烟叶质量影响的研究 | 第15-17页 |
·气侯因素 | 第15页 |
·土壤因素 | 第15-16页 |
·海拔 | 第16-17页 |
·烟叶外观质量与内在品质的研究 | 第17-20页 |
·烟叶成熟度与内在品质的研究 | 第17-18页 |
·烤后烟叶颜色与内在品质的研究 | 第18页 |
·烤后烟叶的组织结构、身份与内在品质的研究 | 第18-19页 |
·烤后烟叶油分与内在品质的研究 | 第19页 |
·烤后烟叶色度与内在品质的研究 | 第19页 |
·烟叶化学成分与风格特征的研究 | 第19-20页 |
·烤烟品种方面的研究进展 | 第20页 |
·烟草种植区划与品质区划和研究进展 | 第20-22页 |
·国外研究进展 | 第20-21页 |
·国内烟草种植区划研究进展 | 第21-22页 |
·主要研究内容 | 第22-23页 |
·主要理论依据 | 第23-24页 |
第二章 大理烟区生态条件及分析 | 第24-40页 |
·材料与方法 | 第24页 |
·气象数据 | 第24页 |
·土壤数据 | 第24页 |
·数据分析 | 第24页 |
·大理烟区生态条件概述 | 第24-31页 |
·大理气候条件 | 第24-25页 |
·大理土壤资源 | 第25-31页 |
·大理基地生态因素的分析 | 第31-38页 |
·烟草种植主要气候限制因素分析 | 第31-32页 |
·主要气象影响要素的变化 | 第32-33页 |
·气候适宜性评价 | 第33-36页 |
·气候土壤聚类分析 | 第36-38页 |
·小结 | 第38-40页 |
第三章 大理州特色品种红花大金元清香型风格特色差异分析 | 第40-50页 |
·材料与方法 | 第40-41页 |
·相关材料与数据 | 第40页 |
·相关试验设计 | 第40页 |
·测定内容与方法 | 第40-41页 |
·结果与分析 | 第41-48页 |
·生育期组成不同 | 第41-42页 |
·色素含量不同 | 第42-43页 |
·化学组分不同 | 第43-46页 |
·需肥特性不同 | 第46页 |
·烘烤特性不同 | 第46-48页 |
·大理红大与其它清香型产区烟叶主要化学成分比较 | 第48页 |
·小结 | 第48-50页 |
第四章 大理主栽品种间多酚氧化酶基因 Y12501 表达差异分析 | 第50-56页 |
·材料与方法 | 第50-53页 |
·材料 | 第50页 |
·试验方法 | 第50-53页 |
·结果与分析 | 第53-55页 |
·总 RNA 质量检测分析 | 第53页 |
·不同品种间 Y12501 基因检测结果 | 第53-54页 |
·绘制 Y12501 基因和内参基因 Actin 的标准曲线 | 第54页 |
·不同品种中 Y12501 基因表达差异 | 第54-55页 |
·小结 | 第55-56页 |
第五章 大理特色烟叶质量因素间的关联分析 | 第56-82页 |
·材料与方法 | 第56-58页 |
·试验材料 | 第56页 |
·试验品种 | 第56页 |
·测定内容与方法 | 第56页 |
·烟叶外观质量因素与感官评价香型风格等指标的量化赋值 | 第56-57页 |
·统计软件 | 第57-58页 |
·结果与分析 | 第58-81页 |
·烟叶主要外观质量性状之间的关系 | 第58-60页 |
·烟叶外观质量性状与化学成分 | 第60-64页 |
·烟叶外观质量性状与感官质量 | 第64-70页 |
·特色烟叶感官质量与常规化学成分 | 第70-77页 |
·烟叶中的焦油释出量与烟叶化学成分 | 第77-79页 |
·烟叶的清香型风格显著性与多酚类物质 | 第79-81页 |
·小结 | 第81-82页 |
第六章 大理特色烟叶品质差异化的成因分析 | 第82-99页 |
·材料与方法 | 第82-83页 |
·试验数据 | 第82页 |
·相关试验设计 | 第82页 |
·测定内容与方法 | 第82-83页 |
·数据分析方法及软件 | 第83页 |
·结果与分析 | 第83-97页 |
·影响大理烟叶清香型风格特色的主要生态环境因素 | 第83-89页 |
·不同品种基因型对清香型风格显著性的作用 | 第89-92页 |
·主要栽培措施因素对清香型风格显著性的影响 | 第92-96页 |
·主要影响因素的作用(贡献率)分析 | 第96-97页 |
·小结 | 第97-99页 |
第七章 大理特色优质烟叶品质区划研究 | 第99-122页 |
·材料与研究方法 | 第99-107页 |
·基础数据 | 第99页 |
·大理烟区品质区划的科学分级 | 第99-100页 |
·构建分级因子指标验证体系 | 第100-107页 |
·品质区划的经验判断初步分级结果 | 第107-112页 |
·经验判断依据 | 第107页 |
·经验判断指标系统 | 第107-108页 |
·经验判断法的筛分流程 | 第108-112页 |
·品质区划经验判断分级结果 | 第112-117页 |
·大理州烟叶品质区划一级区域划分结果 | 第112页 |
·大理州烟叶品质区划二级选点划分结果 | 第112页 |
·大理州差异化烟叶品质区域划分 | 第112-117页 |
·差异化烟叶原料基地分区概述 | 第117-122页 |
·东南部清香型特色烟叶典型产区 | 第117-118页 |
·西南部清香型特色烟叶次典型产区 | 第118-120页 |
·中北部清香型特色烟叶一般产区 | 第120-122页 |
第八章 大理特色优质烟叶后备新品种筛选研究 | 第122-129页 |
·材料与方法 | 第122-123页 |
·供试品种 | 第122页 |
·试验地点 | 第122页 |
·试验方法 | 第122页 |
·测定项目与方法 | 第122-123页 |
·数据分析方法 | 第123页 |
·结果与分析 | 第123-128页 |
·主要农艺性状 | 第123-124页 |
·主要经济性状 | 第124页 |
·产量稳定性分析 | 第124-125页 |
·主要化学成分含量 | 第125-126页 |
·感官评吸质量 | 第126-127页 |
·致香物质含量 | 第127-128页 |
·小结 | 第128-129页 |
第九章 全文结论 | 第129-132页 |
参考文献 | 第132-141页 |
致谢 | 第141-142页 |
作者简历 | 第142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