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4-5页 |
abstract | 第5页 |
第一章 绪论 | 第8-16页 |
1.1 研究背景及意义 | 第8-9页 |
1.2 国内外研究现状 | 第9-14页 |
1.2.1 国内外水泥路面加铺沥青面层反射裂缝防治措施 | 第9-10页 |
1.2.2 旧水泥路面沥青加铺层设计理论与方法研究 | 第10-12页 |
1.2.3 沥青加铺层材料设计及性能分析 | 第12-13页 |
1.2.4 文献分析小结 | 第13-14页 |
1.3 主要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| 第14-16页 |
1.3.1 主要研究内容 | 第14-15页 |
1.3.2 技术路线 | 第15-16页 |
第二章 广西水泥路面沥青加铺结构研究 | 第16-30页 |
2.1 广西地区环境特点 | 第16-18页 |
2.1.1 广西公路建设所处的自然环境 | 第16页 |
2.1.2 广西公路建设所处的社会环境 | 第16-18页 |
2.2 广西典型工程水泥路面沥青加铺结构使用现状 | 第18-23页 |
2.2.1 桂北山区典型工程调研 | 第18-21页 |
2.2.2 桂中南地区典型工程调研 | 第21-23页 |
2.2.3 调研小结 | 第23页 |
2.3 桂北山区水泥路面改造加铺结构研究 | 第23-29页 |
2.3.1 加铺结构技术对策 | 第24页 |
2.3.2 加铺结构计算 | 第24-26页 |
2.3.3 加铺层材料比选 | 第26-27页 |
2.3.4 桂北山区水泥路面沥青加铺层推荐结构 | 第27-29页 |
2.4 本章小结 | 第29-30页 |
第三章 防治反射裂缝的沥青加铺材料研究 | 第30-55页 |
3.1 试验方案 | 第30-32页 |
3.2 原材料选择及性能试验 | 第32-33页 |
3.2.1 沥青性能试验 | 第32页 |
3.2.2 粗、细集料性能试验 | 第32-33页 |
3.2.3 矿粉性能试验 | 第33页 |
3.3 细粒式应力吸收层级配研究 | 第33-39页 |
3.3.1 级配设计 | 第33-34页 |
3.3.2 混合料体积指标研究 | 第34-39页 |
3.4 细粒式应力吸收层路用性能研究 | 第39-50页 |
3.4.1 应力吸收层的变形能力 | 第39-42页 |
3.4.2 应力吸收层高温稳定性 | 第42-45页 |
3.4.3 应力吸收层的施工和易性 | 第45-48页 |
3.4.4 应力吸收层的疲劳性能研究 | 第48-50页 |
3.5 工程应用与实施效果 | 第50-54页 |
3.5.1 设计指标和参数 | 第50-51页 |
3.5.2 设计成果 | 第51-53页 |
3.5.3 应用效果 | 第53-54页 |
3.6 本章小结 | 第54-55页 |
第四章 沥青加铺层反射裂缝养护维修技术 | 第55-74页 |
4.1 概述 | 第55页 |
4.2 裂缝封填材料研发与技术性能 | 第55-62页 |
4.2.1 填缝料的制备及影响因素分析 | 第55-61页 |
4.2.2 填缝料技术指标 | 第61-62页 |
4.3 填缝料的路用性能评价 | 第62-70页 |
4.3.1 高温性能评价 | 第62-68页 |
4.3.2 高粘弹填缝料粘附性能分析 | 第68-70页 |
4.4 工程应用 | 第70-73页 |
4.5 本章小结 | 第73-74页 |
结论与展望 | 第74-76页 |
参考文献 | 第76-79页 |
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| 第79-80页 |
致谢 | 第80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