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政治、法律论文--法律论文--法的理论(法学)论文

哲学视域中的法律评价研究

摘要第6-8页
abstract第8-10页
第一章 导论第14-35页
    第一节 选题原因第14-28页
        一 研究目的第14-17页
        二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7-20页
        三 从哲学视域展开研究的原因第20-28页
    第二节 研究的思路及方法第28-30页
        一 研究思路第28-29页
        二 研究方法第29-30页
    第三节 论文的框架、主要观点及创新第30-35页
        一 论文框架第31-32页
        二 主要观点第32-34页
        三 创新及不足之处第34-35页
第二章 法律评价的内涵、逻辑与类型第35-68页
    第一节 法律评价的内涵第35-48页
        一 法律评价概念的辨析第35-41页
        二 法律评价的性质第41-48页
    第二节 法律评价中的法律逻辑第48-57页
        一 法律逻辑的重要性第48-52页
        二 法治社会中法律逻辑的功能第52-56页
        三 法律逻辑的人文精神第56-57页
    第三节 法律评价的类型第57-68页
        一 法院行使审判权的法律评价第58-62页
        二 检察院行使检察监督权的法律评价第62-68页
第三章 法律评价的机制、矛盾与悖论第68-110页
    第一节 法律评价的机制第68-84页
        一 法律评价的要素第68-73页
        二 法律评价的程序第73-76页
        三 法律评价的共识机制第76-84页
    第二节 法律评价的基本矛盾第84-97页
        一 法律评价中的“公”与“私”第84-91页
        二 法律评价中的拜物教第91-93页
        三 法律评价中的司法腐败第93-97页
    第三节 法律评价的悖论第97-110页
        一 法律评价中主体的责任第98-101页
        二 法律评价引发的悖论第101-104页
        三 关于法律评价解悖的哲学思考第104-110页
第四章 法律评价的社会性第110-145页
    第一节 影响法律评价的主要社会因素第110-123页
        一 社会舆论对法律评价的影响第110-114页
        二 律师和法学专家对法律评价的内在推动第114-119页
        三 党的领导、行政评价与法律评价的双向互动第119-123页
    第二节 法律评价的社会作用第123-135页
        一 法律评价是创新社会治理的重要内容第123-127页
        二 法律评价是推动社会变迁的重要力量第127-131页
        三 法律评价是实现社会公正的重要途径第131-135页
    第三节 关于法律评价社会性的哲学思考第135-145页
        一 充分重视法律评价中的社会意识第135-137页
        二 正确理解法律评价中的社会规定第137-141页
        三 辩证看待法律评价中的社会批判第141-145页
第五章 法律评价与法治文化第145-181页
    第一节 法律评价与法治文化的关联性第145-155页
        一 法律评价活动的现实生活境遇第145-148页
        二 法律评价活动的法治文化映现第148-153页
        三 法律评价活动的法治文化要求第153-155页
    第二节 法律评价中的法治精神与法治文化第155-169页
        一 法律评价中的法治精神第156-159页
        二 法治精神的文化自觉第159-162页
        三 法治文化的三个特征第162-169页
    第三节 法律评价中的两种法治文化第169-181页
        一 法院文化与检察文化第170-175页
        二 法院文化建设与司法改革第175-178页
        三 检察文化建设与司法改革第178-181页
第六章 法治时代的法律评价第181-214页
    第一节 当代中国法律评价的价值取向第181-193页
        一 社会转型期与法治时代的到来第181-184页
        二 法治时代法律评价活动的位置第184-189页
        三 法治时代法律评价活动的主题第189-193页
    第二节 人权保障:法律评价的时代要求第193-204页
        一 法律评价对人的尊严的重视第193-197页
        二 法律评价对人是目的的实现第197-201页
        三 法律评价对人的权利的维护第201-204页
    第三节 法律评价活动的法治时代回应第204-214页
        一 法律评价回归到法治精神中建设法治国家第204-208页
        二 法律评价回归到人文精神中建设和谐社会第208-210页
        三 法律评价回归到时代精神中实现反思超越第210-214页
参考文献第214-229页
作者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公开发表的论文第229-231页
后记第231-235页

论文共235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TiO2基异质结纳米复合体系光—电特性实验研究
下一篇:赵孟頫画品与画论的研究之研究(1982-2012年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