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工业技术论文--一般工业技术论文--工程材料学论文--特种结构材料论文

新型纳米类流体的应用

摘要第5-7页
Abstract第7-8页
第一章 绪论第12-35页
    1.1 纳米类流体概述第12-13页
    1.2 锂离子电池及其电解质第13-30页
        1.2.1 锂离子电池概述第13-17页
        1.2.2 锂离子电池电解质的定义与分类第17-19页
        1.2.3 离子液体电解质概述及研究进展第19-24页
        1.2.4 PEO聚合物电解质概述及离子液体在其中的应用第24-28页
        1.2.5 纳米类流体在锂离子电池电解质中的应用第28-30页
    1.3 纳米类流体及其抗静电复合材料第30-32页
    1.4 论文的主要内容、创新点、目的及意义第32-35页
第二章 咪唑基纳米类流体(NSIF-IM)及碳酸丙烯酯(PC)混合电解质的制备及性能研究第35-55页
    2.1 实验部分第35-36页
        2.1.1 实验试剂第35-36页
        2.1.2 实验仪器第36页
    2.2 实验步骤第36-39页
        2.2.1 咪唑纳米类流体的合成第36-38页
        2.2.2 NSiF-Im & PC混合电解质的制备及电池组装第38-39页
    2.3 测试与表征第39-41页
        2.3.1 咪唑类流体FTIR表征第39页
        2.3.2 咪唑类流体TG测试第39页
        2.3.3 离子电导率测试第39页
        2.3.4 线性扫描伏安法测试第39-40页
        2.3.5 交流阻抗测试第40页
        2.3.6 恒电流循环伏安法测试第40页
        2.3.7 充放电性能测试第40-41页
    2.4 结果与讨论第41-52页
        2.4.1 咪唑类流体FTIR分析第41-42页
        2.4.2 咪唑类流体TG分析第42-43页
        2.4.3 离子电导率与温度关系分析第43-44页
        2.4.4 线性扫描测与电化学窗口分析第44-45页
        2.4.5 交流阻抗分析电解质与锂负极界面的稳定性第45-47页
        2.4.6 恒电流循环伏安法与锂枝晶刺穿的分析第47-49页
        2.4.7 充放电性能测试与电池倍率性能分析第49-52页
    2.5 小结第52-55页
第三章 咪唑纳米类流体在PEO聚合物锂离子电解质中的应用第55-73页
    3.1 实验部分第55-58页
        3.1.1 实验试剂第55-56页
        3.1.2 实验仪器第56页
        3.1.3 实验步骤第56-58页
    3.2 测试与表征第58-60页
        3.2.1 交流阻抗法与离子电导率第58-59页
        3.2.2 交流阻抗与锂负极界面稳定性第59页
        3.2.3 稳态伏安法&交流阻抗法与I-T与离子迁移率第59-60页
        3.2.4 线性扫描伏安法测电化学窗口第60页
    3.3 结果与讨论第60-72页
        3.3.1 离子电导率与咪唑纳米类流体含量的关系分析第60-62页
        3.3.2 离子电导率随温度变化的关系第62-66页
        3.3.3 交流阻抗与锂负极界面稳定性分析第66-68页
        3.3.4 交流阻抗&I-T与离子迁移率分析第68-71页
        3.3.5 循环伏安分析电化学窗口第71-72页
    3.4 小结第72-73页
第四章 环氧纳米类流体&反应型抗静电聚氨酯复合材料(PU/NSIF-HS)的制备第73-86页
    4.1 实验部分第73-74页
        4.1.1 实验试剂第73-74页
        4.1.2 实验仪器第74页
    4.2 实验步骤第74-76页
        4.2.1 环氧纳米类流体的合成第74-75页
        4.2.2 PU/NSiF-Hs抗静电纳米复合材料的制备第75-76页
    4.3 实验测试与表征第76-77页
    4.4 结果与分析第77-84页
        4.4.1 环氧纳米类流体的FTIR分析第77-78页
        4.4.2 环氧纳米类流体的微观形貌TEM分析第78-79页
        4.4.3 环氧纳米类流体的TG/DSC热分析第79-80页
        4.4.4 环氧纳米类流体的流变性能分析第80-81页
        4.4.5 反应型抗静电聚氨酯复合材料拉伸力学性能的分析第81-83页
        4.4.6 环氧纳米类流体的离子电导率第83页
        4.4.7 反应型抗静电聚氨酯复合材料的抗静电性能分析第83-84页
    4.5 小结第84-86页
结论第86-88页
参考文献第88-102页
攻读硕士学位期间获得的研究成果第102-103页
致谢第103-104页
附件第104页

论文共104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基于多源数据融合的配电网规划方法研究与应用
下一篇:快淬铈/镧—铁—硼合金的基本特性及钕—铁—硼基永磁体的制备