个性化照明的人机交互方法
| 摘要 | 第4-5页 |
| Abstract | 第5页 |
| 第一章 绪论 | 第9-14页 |
| 1.1 研究背景及意义 | 第9页 |
| 1.2 研究进展 | 第9-12页 |
| 1.2.1 照明控制系统的国内外发展状况 | 第10-12页 |
| 1.3 本论文的主要内容 | 第12-14页 |
| 第二章 相关技术介绍 | 第14-24页 |
| 2.1 无线技术的介绍和发展历程 | 第14-16页 |
| 2.1.1 蓝牙技术 | 第15页 |
| 2.1.2 Wi-Fi | 第15-16页 |
| 2.1.3 超宽频技术(UWB) | 第16页 |
| 2.2 Zigbee技术 | 第16-17页 |
| 2.3 Zigbee的网络协议 | 第17-20页 |
| 2.4 CC2530芯片简介 | 第20-21页 |
| 2.5 调光技术简介 | 第21-23页 |
| 2.5.1 线性调光 | 第21-22页 |
| 2.5.2 可控硅调光 | 第22页 |
| 2.5.3 PWM调光 | 第22-23页 |
| 2.6 本章小结 | 第23-24页 |
| 第三章 个性化办公室照明的人机交互设计 | 第24-38页 |
| 3.1 个性化调光的数学模型 | 第24-28页 |
| 3.1.1 线性规划 | 第24-25页 |
| 3.1.2 线性规划的个性化调光模型 | 第25-26页 |
| 3.1.3 个性化调光模型应用举例 | 第26-28页 |
| 3.2 个性化办公室照明的系统设计 | 第28-30页 |
| 3.2.1 系统总体结构设计 | 第29页 |
| 3.2.2 系统工作流程 | 第29-30页 |
| 3.3 灯具网络层的结构与功能 | 第30-32页 |
| 3.3.1 LED驱动单元设计 | 第31-32页 |
| 3.3.2 处理及通信单元供电设计 | 第32页 |
| 3.4 用户端控制程序 | 第32-35页 |
| 3.4.1 控制程序的界面设计 | 第32-34页 |
| 3.4.2 串口数据的发送与接收 | 第34-35页 |
| 3.5 网关电脑层的结构和功能 | 第35-37页 |
| 3.5.1 网关协调器的程序设计 | 第36-37页 |
| 3.7 本章总结 | 第37-38页 |
| 第四章 通信与调光实验 | 第38-46页 |
| 4.1 实验系统设计 | 第38-41页 |
| 4.1.1 ZigBee透传模块DL-20 | 第39页 |
| 4.1.2 DL-20模块的配置 | 第39-41页 |
| 4.3 LED的调光控制 | 第41-44页 |
| 4.3.1 LED驱动电路设计 | 第41-42页 |
| 4.3.2 帧结构设计 | 第42页 |
| 4.3.3 PWM调光控制 | 第42-44页 |
| 4.4 实验结果 | 第44-45页 |
| 4.5 本章总结 | 第45-46页 |
|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 | 第46-48页 |
| 5.1 总结 | 第46页 |
| 5.2 展望 | 第46-48页 |
| 参考文献 | 第48-50页 |
|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学术成果 | 第50-51页 |
| 致谢 | 第51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