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文学论文--中国文学论文--各体文学评论和研究论文--戏剧文学论文

吴伟业戏曲观研究

摘要第5-6页
Abstract第6-7页
绪论第10-16页
    一、吴伟业戏曲的研究综述第10-15页
        (一) 关于吴伟业戏曲作品写作时间考证第10-11页
        (二) 吴伟业戏曲创作研究第11-14页
        (三) 其他角度第14-15页
    二、选题依据及意义第15-16页
第一章 吴伟业戏曲活动考第16-27页
    一、观剧活动第16-18页
    二、戏曲人物交游考第18-27页
        (一) 戏曲家第18-21页
        (二) 热衷戏曲的文人第21-23页
        (三) 艺人歌妓第23-27页
第二章 吴伟业的戏曲创作第27-38页
    一、创作动机第27-30页
        (一) 感时而作,有所寄托第27-29页
        (二) 自我抒写,独抒胸臆第29-30页
    二、情感特征第30-32页
        (一) 反思亡国原因,抒发遗民情绪第30-31页
        (二) 兴亡天定、姻缘随缘的宿命情绪第31-32页
    三、艺术特征第32-38页
        (一) 浓郁的抒情色彩第32-34页
        (二) 虚实相生的艺术构思第34-35页
        (三) 雅俗兼备的文辞特点第35-38页
第三章 吴伟业戏曲观的主要内容第38-55页
    一、观剧诗第38-45页
        (一) "狂从剧孟千场博,老爱优旃一曲歌"——观剧诗内容解析第38-44页
        (二) "非关听伎之吟,聊当怀仁之什尔"——观剧诗的特点及价值第44-45页
    二、相关戏曲序文第45-47页
    三、戏曲观的主要内容第47-55页
        (一) 创作观——"借他人之酒杯,浇自己之块垒"第47-48页
        (二) 文体观——"其言益长,其旨益畅"第48-50页
        (三) 戏曲史观——"今之传奇,即古者歌舞之变也"第50-51页
        (四) 审美观——"按实谱义"、虚实结合第51-52页
        (五) 传播观——重视文本传播、批评书商过失第52-55页
第四章 吴伟业戏曲观的理论特点第55-60页
    一、独特的形式:以诗词、序文为载体第55-56页
    二、鲜明的视角:文人的批评眼光第56-57页
    三、深刻的理解:诗、剧统一的"诗史"观第57-60页
余论第60-64页
    一、吴伟业戏曲观产生的时代背景第60-62页
    二、吴伟业戏曲观的意义及影响第62-64页
参考文献第64-68页
附录1: 吴伟业戏曲活动系年第68-72页
附录2: 吴伟业观剧诗词与戏曲相关序文第72-82页
致谢第82-84页
读研期间发表的成果第84页

论文共84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杨揆诗词研究
下一篇:从后现代主义视角解读弗拉基米尔·纳博科夫的《洛丽塔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