离心泵机械结构改进设计
摘要 | 第4-6页 |
Abstract | 第6-7页 |
第一章 绪论 | 第12-16页 |
1.1 本课题研究的来源及背景 | 第12-13页 |
1.1.1 课题研究的来源 | 第12页 |
1.1.2 课题研究的背景 | 第12-13页 |
1.2 国内外关于产品轻量化的发展现状 | 第13-14页 |
1.2.1 国外产品轻量化的发展现状 | 第13页 |
1.2.2 国内产品轻量化的发展现状 | 第13-14页 |
1.3 本课题的研究内容与意义 | 第14-15页 |
1.3.1 本课题研究的内容 | 第14页 |
1.3.2 本课题研究的意义 | 第14-15页 |
1.4 本文的章节内容安排 | 第15-16页 |
第二章 离心泵的主要参数设计及选择 | 第16-30页 |
2.1 离心泵改进设计的介绍 | 第16页 |
2.2 离心泵设计参数的确定 | 第16-21页 |
2.2.1 汽蚀余量的确定 | 第17页 |
2.2.2 汽蚀比转速C和比转速n_s的确定 | 第17-19页 |
2.2.2.1 汽蚀比转速C | 第17-19页 |
2.2.2.2 泵的比转速n_s | 第19页 |
2.2.3 泵的效率及电机功率的确定 | 第19-21页 |
2.3 泵的轴径及叶轮主要尺寸的确定 | 第21-26页 |
2.3.1 泵轴径及叶轮轮毂直径的设计 | 第22-23页 |
2.3.2 离心泵叶轮主要尺寸的确定 | 第23-26页 |
2.4 泵体的有关参数 | 第26-29页 |
2.4.1 泵体的进出口直径 | 第27-28页 |
2.4.2 泵体的其他参数 | 第28-29页 |
2.5 本章小结 | 第29-30页 |
第三章 泵体轻量化设计 | 第30-44页 |
3.1 原泵体的实体建模及相关分析 | 第30-35页 |
3.1.1 原泵体的实体建模 | 第30-31页 |
3.1.2 原泵体的材料属性 | 第31页 |
3.1.3 原泵体的有限元分析 | 第31-35页 |
3.1.3.1 原泵体的网格划分 | 第31-32页 |
3.1.3.2 原泵体的静力学分析 | 第32页 |
3.1.3.3 原泵体的模态分析 | 第32-35页 |
3.2 泵体的轻量化改进 | 第35-42页 |
3.2.1 新泵体壁厚的确定 | 第35-36页 |
3.2.2 新泵体的二维设计 | 第36页 |
3.2.3 新泵体的三维设计 | 第36-37页 |
3.2.4 新泵体的静力学分析 | 第37-40页 |
3.2.5 加筋板的新泵体的模态分析 | 第40-42页 |
3.3 加筋板的新泵体与原泵体的比较 | 第42页 |
3.4 本章小结 | 第42-44页 |
第四章 轴承架及泵轴的改进设计 | 第44-69页 |
4.1 脂润滑代替油润滑的可行性分析 | 第44-46页 |
4.1.1 润滑脂与润滑油的比较 | 第44-45页 |
4.1.2 脂润滑代替油润滑的理论依据 | 第45-46页 |
4.2 轴承的选择及泵轴的设计 | 第46-58页 |
4.2.1 轴承的选择 | 第46-54页 |
4.2.1.1 泵前后轴承的当量载荷计算 | 第46-48页 |
4.2.1.2 轴承的受力分析 | 第48-52页 |
4.2.1.3 轴承的载荷校核及寿命校核 | 第52-53页 |
4.2.1.4 所选轴承说明 | 第53-54页 |
4.2.2 泵轴的设计 | 第54-58页 |
4.2.2.1 泵轴的二维设计 | 第54-55页 |
4.2.2.2 泵轴的三维建模及材料的选择 | 第55页 |
4.2.2.3 泵轴的有限元分析 | 第55-58页 |
4.3 轴承架的改造设计 | 第58-68页 |
4.3.1 原轴承架的相关分析 | 第59-61页 |
4.3.1.1 原轴承架的二维图 | 第59页 |
4.3.1.2 原轴承架三维造型 | 第59-60页 |
4.3.1.3 原轴承架相关参数 | 第60-61页 |
4.3.2 新轴承架的二维设计 | 第61-62页 |
4.3.3 新轴承架的三维建模及材料选择 | 第62-63页 |
4.3.3.1 新轴承架的三维建模 | 第62-63页 |
4.3.3.2 新轴承架的材料选择 | 第63页 |
4.3.4 新轴承架的有限元分析 | 第63-67页 |
4.3.4.1 划分网格 | 第63-64页 |
4.3.4.2 新轴承架的静力学分析 | 第64-65页 |
4.3.4.3 新轴承架的模态分析 | 第65-67页 |
4.3.5 新轴承架的物理参数 | 第67页 |
4.3.6 新旧轴承架的参数对比 | 第67-68页 |
4.4 本章小结 | 第68-69页 |
第五章 离心泵转子系统的动力学分析 | 第69-80页 |
5.1 叶轮的分析 | 第69-72页 |
5.1.1 叶轮的三维建模 | 第69页 |
5.1.2 叶轮的静力学分析 | 第69-72页 |
5.1.2.1 叶轮的材料选择 | 第69-70页 |
5.1.2.2 叶轮的网格划分 | 第70-71页 |
5.1.2.3 叶轮的静力学分析 | 第71-72页 |
5.2 转子系统的三维建模 | 第72-73页 |
5.3 转子系统的模态分析 | 第73-77页 |
5.3.1 转子系统的材料选择 | 第73页 |
5.3.2 转子系统的网格划分 | 第73-74页 |
5.3.3 转子系统模态分析的结果 | 第74-77页 |
5.4 转子系统的谐响应分析 | 第77-79页 |
5.5 本章小结 | 第79-80页 |
第六章 离心泵装配体的分析 | 第80-84页 |
6.1 离心泵装配体的三维建模 | 第80页 |
6.2 离心泵装配体的模态分析 | 第80-83页 |
6.2.1 装配体的网格划分 | 第80-81页 |
6.2.2 装配体的模态分析结果 | 第81-83页 |
6.3 本章小结 | 第83-84页 |
第七章 总结与展望 | 第84-86页 |
7.1 总结 | 第84-85页 |
7.2 展望 | 第85-86页 |
参考文献 | 第86-88页 |
致谢 | 第88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