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经济论文--贸易经济论文--中国国内贸易经济论文--商品流通论文--电子贸易、网上贸易论文

大学生使用互联网消费信贷产品影响因素研究

内容摘要第5-6页
Abstract第6页
第1章 导论第9-17页
    1.1 研究背景与意义第9-10页
    1.2 国内外相关文献综述第10-15页
        1.2.1 互联网消费信贷的研究综述第10-12页
        1.2.2 用户使用行为的研究综述第12-15页
    1.3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第15-17页
        1.3.1 研究内容第15-16页
        1.3.2 研究方法第16-17页
第2章 大学生互联网消费信贷市场发展概况第17-21页
    2.1 中国消费信贷现状第17-19页
        2.1.1 发展迅速,新型观念逐渐渗透第17-18页
        2.1.2 模式多样,待发展市场空间大第18-19页
    2.2 大学生互联网消费信贷现状第19-20页
    2.3 大学生互联网消费信贷产品比较第20-21页
第3章 大学生互联网消费信贷产品模型研究第21-26页
    3.1 理论模型第21-22页
    3.2 研究假设第22-23页
        3.2.1 感知易用(PE)与感知有用(PU)之间的关系第22页
        3.2.2 感知风险(PR)与感知易用(PE)之间的关系第22页
        3.2.3 感知易用(PE)、有用(PU)、风险(PR)、消费者创新(CI)与使用者态度(AA)之间的关系第22-23页
        3.2.4 社会影响(SI)、使用者态度(AA)与行为意向(BI)之间的关系第23页
    3.3 问卷调查第23-26页
        3.3.1 调查目的与调查内容第23页
        3.3.2 调查方式与调查对象第23-24页
        3.3.3 量表编制第24-26页
第4章 模型实证分析第26-40页
    4.1 描述性统计第26-28页
    4.2 信效度分析第28-32页
        4.2.1 信度分析第28-30页
        4.2.2 效度分析第30-32页
    4.3 验证性因子分析第32-34页
    4.4 差异性分析第34-35页
    4.5 回归分析第35-40页
        4.5.1 PE对PU回归分析第35-36页
        4.5.2 PR对PE回归分析第36-37页
        4.5.3 使用者态度回归分析第37-38页
        4.5.4 行为意向回归分析第38-40页
第5章 结论及建议第40-44页
    5.1 研究结论第40-41页
    5.2 意见与建议第41-43页
        5.2.1 提升有用性及易用性:放开准入机制、简化操作流程第41-42页
        5.2.2 降低风险性:增强防范意识,加强风险管控第42页
        5.2.3 改善社会影响:提升产品质量,创造二次宣传第42页
        5.2.4 转变使用态度:加强有效监管,完善法律体系第42-43页
    5.3 不足与展望第43-44页
        5.3.1 样本方面第43页
        5.3.2 变量方面第43页
        5.3.3 内容方面第43-44页
附录第44-47页
参考文献第47-50页
后记第50页

论文共50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大数据背景下H银行信贷风险管理研究
下一篇:蚂蚁花呗消费贷款资产支持证券的案例分析