| 摘要 | 第1-6页 |
| ABSTRACT | 第6-14页 |
| 第一章 文献综述 | 第14-32页 |
| ·课题背景 | 第14页 |
| ·ADC发泡剂生产过程中产生的高浓度氨氮废水 | 第14-17页 |
| ·ADC发泡剂发展概况 | 第15-16页 |
| ·国内ADC发泡剂生产工艺 | 第16-17页 |
| ·氨氮、总氮的排放控制要求 | 第17页 |
| ·国内外氨氮废水处理方法研究进展 | 第17-29页 |
| ·传统氨氮废水处理技术 | 第17-26页 |
| ·氨氮废水处理最新工艺及特点 | 第26-29页 |
| ·课题的研究内容,目的和意义 | 第29-30页 |
| ·课题的主要研究内容 | 第29页 |
| ·课题的目的和意义 | 第29-30页 |
| ·本课题的创新点 | 第30-32页 |
| 第二章 联二脲缩合工艺的研究 | 第32-38页 |
| ·影响联二脲缩合反应的因素 | 第32-33页 |
| ·实验内容 | 第33页 |
| ·联二脲缩合实验的原理 | 第33-34页 |
| ·实验仪器及药品 | 第34-35页 |
| ·实验结果分析与讨论 | 第35-36页 |
| ·尿素加入量的影响 | 第35-36页 |
| ·反应pH的影响 | 第36页 |
| ·联二脲的检测 | 第36-37页 |
| ·本章小结 | 第37-38页 |
| 第三章 ClO_2对有机氨氮废水的预处理研究 | 第38-46页 |
| ·前言 | 第38页 |
| ·废水中有机氨氮成分的确定 | 第38-39页 |
| ·实验分析方法的原理及应用范围 | 第39页 |
| ·COD_(Cr)去除率的确定 | 第39页 |
| ·实验内容 | 第39-41页 |
| ·Cl~-对废水中COD_(Cr)测定的影响研究 | 第39-40页 |
| ·氧化预处理实验 | 第40页 |
| ·实验仪器及药品 | 第40-41页 |
| ·实验结果分析与讨论 | 第41-44页 |
| ·改变ClO_2的加入量对处理效果的影响 | 第41-42页 |
| ·处理时间的影响 | 第42-43页 |
| ·反应温度对处理效果的影响 | 第43页 |
| ·溶液的初始pH对处理效果的影响 | 第43-44页 |
| ·二氧化氯的氧化机理 | 第44-45页 |
| ·本章小结 | 第45-46页 |
| 第四章 过一硫酸氢钾对ADC发泡剂工业氨氮废水的氧化预处理研究 | 第46-60页 |
| ·过一硫酸氢钾复合盐概述 | 第46页 |
| ·实验内容 | 第46-47页 |
| ·实验仪器及药品 | 第47-48页 |
| ·COD_(Cr)去除率的确定 | 第48页 |
| ·实验结果分析与讨论 | 第48-52页 |
| ·过一硫酸氢钾复合盐的用量对废水处理效果的影响 | 第49-50页 |
| ·反应时间对处理效果的影响 | 第50-51页 |
| ·反应温度对废水处理效果的影响 | 第51页 |
| ·改变pH值对废水处理效果的影响 | 第51-52页 |
| ·过一硫酸氢钾降解机理 | 第52-59页 |
| ·测定处理后废水中的亚硝酸盐含量 | 第53-56页 |
| ·实验显色原理 | 第54页 |
| ·实验所需溶液的配制 | 第54页 |
| ·亚硝酸盐最大吸收波长的确定 | 第54-55页 |
| ·亚硝酸盐标准工作曲线的绘制 | 第55-56页 |
| ·出水亚硝酸根的测定 | 第56页 |
| ·测定处理后废水中的硝酸盐含量 | 第56-59页 |
| ·实验显色原理 | 第57页 |
| ·实验所需溶液的配置 | 第57页 |
| ·最大波长的确定 | 第57-58页 |
| ·硝酸盐标准工作曲线的绘制 | 第58-59页 |
| ·出水硝酸根的测定 | 第59页 |
| ·本章小结 | 第59-60页 |
| 第五章 结论 | 第60-62页 |
| 参考文献 | 第62-66页 |
| 致谢 | 第66-68页 |
| 研究成果及发表的学术论文 | 第68-70页 |
| 作者和导师简介 | 第70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