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4-5页 |
abstract | 第5-6页 |
1.绪论 | 第9-14页 |
1.1 课题研究的背景及目的 | 第9-10页 |
1.2 课题现有研究成果 | 第10-11页 |
1.3 课题研究的学科基础 | 第11页 |
1.4 课题研究方法 | 第11-12页 |
1.5 课题研究的创新点 | 第12页 |
1.6 课题研究框架 | 第12-14页 |
2.文化创意产业基本概念与国内外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现状 | 第14-23页 |
2.1 文化创意产业的基本概念厘清 | 第14页 |
2.2 文化创意产品的基本属性 | 第14-15页 |
2.3 欧美主要国家文化创意产业发展概况 | 第15-16页 |
2.4 亚洲主要国家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概况 | 第16-17页 |
2.5 中国文化创意产业现状 | 第17-19页 |
2.5.1 台湾地区文化创意产业基本概念和经验 | 第17页 |
2.5.2 台湾地区文化创意产业发展模式 | 第17-19页 |
2.6 大陆文化创意产业案例分析 | 第19-21页 |
2.6.1 中国美术学院敦品设计 | 第19-20页 |
2.6.2 北京故宫博物院文化创意产品 | 第20-21页 |
2.7 小结 | 第21-23页 |
3.文化创意产品趋势分析及河南省文化创意产业现状 | 第23-34页 |
3.1 中国民俗文化的现状 | 第23-24页 |
3.2 文化创意产品设计的民俗化趋势 | 第24-28页 |
3.2.1 传统工艺以新材料呈现 | 第24-25页 |
3.2.2 符合现代人的审美情趣 | 第25-26页 |
3.2.3 与品牌合作增加影响力 | 第26-27页 |
3.2.4 增加文化的附加价值 | 第27-28页 |
3.3 河南省民俗文化特点以及资源特征 | 第28-29页 |
3.4 河南省本土文化创意产业现状分析 | 第29-33页 |
3.5 小结 | 第33-34页 |
4.陕州地域文化传承以及现存的艺术形式 | 第34-47页 |
4.1 陕州本土历史特点 | 第34-35页 |
4.2 陕州区现存的民俗文化形式 | 第35-45页 |
4.2.1 地坑院 | 第35-36页 |
4.2.2 剪纸 | 第36-43页 |
4.2.4 十碗席 | 第43-45页 |
4.3 陕州本地民俗、民艺、民居的现状思考 | 第45-46页 |
4.4 小结 | 第46-47页 |
5.陕州区文化创意产业发展实践初探 | 第47-59页 |
5.1 陕州区文化创意产业实施分析 | 第47页 |
5.2 陕州区文化创意产业实践初试 | 第47-51页 |
5.3 陕州传统民俗文化在文创产品设计中的创新实践 | 第51-57页 |
5.4 小结 | 第57-59页 |
6.结论 | 第59-61页 |
6.1 课题研究成果和创新点 | 第59-60页 |
6.2 课题研究中的不足和展望 | 第60-61页 |
参考文献 | 第61-63页 |
附录:攻读学位期间的主要学术成果 | 第63-64页 |
致谢 | 第64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