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工业技术论文--一般工业技术论文--工程材料学论文--特种结构材料论文

CNT/ZnO夹层式薄膜制备及压阻/压电传感性能研究

摘要第10-12页
Abstract第12-14页
第一章 绪论第15-27页
    1.1 研究背景第15-16页
    1.2 CNT的结构及功能化修饰第16-18页
        1.2.1 CNT的结构及主要参数第16-17页
        1.2.2 CNT的功能化修饰及分散第17-18页
    1.3 CNT薄膜的制备方法及发展概况第18-20页
        1.3.1 CNT薄膜的制备方法第18-19页
        1.3.2 CNT薄膜的发展概况及前景第19-20页
    1.4 纳米ZnO第20-23页
        1.4.1 纳米ZnO的结构及特性第20-22页
        1.4.2 纳米ZnO的研究与应用第22-23页
    1.5 纳米ZnO粉体的制备第23页
        1.5.1 固相法第23页
        1.5.2 液相法第23页
        1.5.3 气相法第23页
    1.6 本文的研究意义与研究内容第23-27页
第二章 CNT的功能化修饰第27-45页
    2.1 引言第27页
    2.2 CNT的羧基功能化第27-30页
        2.2.1 实验原料第27-28页
        2.2.2 实验仪器第28-29页
        2.2.3 实验过程第29-30页
    2.3 羧基化后的CNT的表征与分析第30-35页
        2.3.1 SEM形貌表征第30-31页
        2.3.2 红外光谱分析(FTIR)第31-33页
        2.3.3 热重分析(TGA)第33-35页
    2.4 CNT的氨基功能化第35-38页
        2.4.1 实验原料第35页
        2.4.2 实验原料第35-36页
        2.4.3 实验过程第36-38页
    2.5 氨基功能化CNT的表征与分析第38-43页
        2.5.1 SEM形貌表征第38-39页
        2.5.2 红外光谱分析(FTIR)第39-40页
        2.5.3 热重分析(TGA)第40页
        2.5.4 功能化CNT的分散性能及表征第40-43页
    2.6 本章小结第43-45页
第三章 纳米ZnO粉体的制备及表征第45-59页
    3.1 引言第45页
    3.2 实验部分第45-48页
        3.2.1 实验原料第45-46页
        3.2.2 实验仪器第46-47页
        3.2.3 实验过程第47-48页
    3.3 物相分析第48-50页
        3.3.1 XRD测试原理及设备第48-49页
        3.3.2 XRD测试结果分析第49-50页
    3.4 粒度分析第50-51页
    3.5 形貌分析第51-52页
    3.6 热重分析(TGA)第52-53页
    3.7 ZnO压电性能测试第53-56页
        3.7.1 ZnO压电陶瓷片的制备第53-55页
        3.7.2 压电性能测试第55-56页
    3.8 本章小结第56-59页
第四章 CNT薄膜的组装及表征第59-69页
    4.1 引言第59页
    4.2 实验原料、设备及过程第59-63页
        4.2.1 实验原料和设备第59-60页
        4.2.2 实验过程第60-63页
    4.3 CNT薄膜的表征第63-67页
        4.3.1 SEM表征第63-65页
        4.3.2 薄膜的电学性能的测定第65-67页
    4.4 本章小结第67-69页
第五章 CNT/ZnO夹层薄膜传感器的制备与性能研究第69-85页
    5.1 引言第69页
    5.2 压阻效应第69-70页
    5.3 CNT/ZnO夹层薄膜传感器的制备第70-71页
        5.3.1 实验材料和设备第70页
        5.3.2 实验过程第70-71页
    5.4 传感器压阻性能的测试及分析第71-76页
        5.4.1 拉伸和压缩状态下压阻性能测试第71-74页
        5.4.2 不同加载速率的压阻性能第74-76页
    5.5 传感器的基本特征第76-79页
        5.5.1 灵敏度第76-78页
        5.5.2 线性度第78-79页
    5.6 振动测量第79-84页
    5.7 本章小结第84-85页
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第85-89页
    6.1 结论第85-87页
    6.2 后续工作与建议第87-89页
参考文献第89-95页
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第95-96页
致谢第96页

论文共96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Ga2O3薄膜的制备及其光电性能研究
下一篇:氧化物半导体/TiO2分级纳米结构的制备及其气敏性能研究