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工业技术论文--能源与动力工程论文--内燃机论文--柴油机论文--构造论文

高原柴油机微粒捕集器催化再生特性模拟研究

摘要第5-7页
Abstract第7-9页
第一章 绪论第12-26页
    1.1 研究背景与意义概述第12-14页
    1.2 柴油机排放法规发展及排放控制技术第14-17页
        1.2.1 排放法规发展及趋势第14-15页
        1.2.2 柴油机微粒排放控制技术第15-17页
    1.3 现代柴油机排放控制的技术路线第17-20页
        1.3.1 满足欧Ⅵ、欧Ⅴ排放控制的技术路线第17-18页
        1.3.2 满足欧Ⅵ排放控制的技术路线第18-20页
    1.4 催化型微粒捕集器介绍及研究现状第20-23页
        1.4.1 微粒捕集器及其再生技术第20-21页
        1.4.2 催化型微粒捕集器介绍第21-22页
        1.4.3 催化型微粒捕集器研究现状第22-23页
    1.5 课题意义及主要研究内容第23-26页
第2章 后处理装置对柴油机性能影响试验研究第26-34页
    2.1 试验研究对象第26-27页
    2.2 试验测试设备及条件第27-28页
    2.3 原机与加装CPF柴油机外特性对比试验第28-30页
    2.4 原机与加装CPF柴油机ESC性能对比试验第30-32页
    2.5 原机和加装CPF柴油机排放结果对比第32-33页
    2.6 本章小结第33-34页
第3章 催化型微粒捕集器数值模型的建立与验证第34-46页
    3.1 CPF数值模型第34-37页
        3.1.1 压降模型第35-36页
        3.1.2 碳烟预测模型第36页
        3.1.3 碳烟再生模型第36-37页
    3.2 再生反应机理第37-41页
        3.2.1 C-O_2反应第37-38页
        3.2.2 C-O_2-NO_2反应第38页
        3.2.3 C-O_2-NO-NO_2反应第38-39页
        3.2.4 C-O_2-NO-NO_2-NO+O_2反应第39-41页
    3.3 一维及三维实体计算模型建立第41-43页
        3.3.1 一维模型的选择与构建第41-42页
        3.3.2 三维模型的选择与构建第42-43页
    3.4 模型验证第43-45页
        3.4.1 一维模型验证第43-44页
        3.4.2 三维模型验证第44-45页
    3.5 本章小结第45-46页
第4章 进排气特征参数对CPF再生性能的影响第46-62页
    4.1 DPF与CPF再生性能对比第46-48页
    4.2 排气特征参数对CPF再生过程的影响第48-52页
        4.2.1 排气O_2浓度耦合排气温度的影响第48-50页
        4.2.2 排气NO_2浓度耦合排气温度的影响第50-52页
    4.3 进气特征参数对CPF再生性能的影响第52-59页
        4.3.1 不同海拔大气氧浓度的影响第52-54页
        4.3.2 不同海拔大气压力的影响第54-55页
        4.3.3 海拔高度的影响第55-58页
        4.3.4 EGR率的影响第58-59页
    4.4 本章小结第59-62页
第5章 喷油策略对柴油机燃烧过程及CPF再生性能的影响第62-92页
    5.1 发动机台架试验第62-64页
        5.1.1 试验对象第62-63页
        5.1.2 试验主要仪器设备第63-64页
        5.1.3 试验结果第64页
    5.2 基于GT-POWER—维模型的构建和验证第64-67页
        5.2.1 GT-POWER—维模型构建第64-66页
        5.2.2 GT-POWER—维模型验证第66-67页
    5.3 主喷定时耦合EGR率对燃烧过程及CPF再生性能的影响第67-74页
        5.3.1 主喷定时耦合EGR率对燃烧过程及排放的影响第68-70页
        5.3.2 主喷定时耦合EGR率对CPF再生性能的影响第70-74页
    5.4 喷油压力对燃烧过程及CPF再生性能的影响第74-79页
        5.4.1 喷油压力对燃烧过程及排放的影响第74-76页
        5.4.2 喷油压力对CPF再生性能的影响第76-79页
    5.5 后喷策略耦合EGR率对燃烧过程及CPF再生性能的影响第79-89页
        5.5.1 不同后喷时刻下后喷油量对燃烧过程及排放的影响第79-82页
        5.5.2 不同后喷时刻下后喷油量对CPF再生性能的影响第82-85页
        5.5.3 不同后喷时刻下EGR率对燃烧过程及排放的影响第85-87页
        5.5.4 不同后喷时刻下EGR率对CPF再生性能的影响第87-89页
    5.6 本章小结第89-92页
第6章 总结与展望第92-96页
    6.1 全文总结第92-94页
    6.2 工作展望第94-96页
致谢第96-98页
参考文献第98-104页
附录A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目录第104-106页
附录B 参与项目情况第106页

论文共106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京津冀可再生能源投资规划情景分析与决策支持研究
下一篇:双燃料高压共轨柴油机控制策略研究