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6-8页 |
ABSTRACT | 第8-9页 |
第一章 绪论 | 第13-23页 |
1.1 引言 | 第13页 |
1.2 静电纺丝 | 第13-16页 |
1.2.1 静电纺丝基本原理 | 第13-14页 |
1.2.2 静电纺丝过程的影响因素 | 第14-15页 |
1.2.3 静电纺丝的应用 | 第15-16页 |
1.3 聚砜酰胺静电纺丝的研究 | 第16-18页 |
1.3.1 聚砜酰胺的概述 | 第16-18页 |
1.3.2 聚砜酰胺纳米纤维的研究现状 | 第18页 |
1.4 聚氨酯静电纺丝的研究 | 第18-21页 |
1.4.1 聚氨酯的概述 | 第18-20页 |
1.4.2 聚氨酯纳米纤维的研究现状 | 第20-21页 |
1.5 论文研究的主要目的及主要内容 | 第21-23页 |
1.5.1 论文研究的主要目的 | 第21-22页 |
1.5.2 论文研究的主要内容 | 第22-23页 |
第二章 PSA成型工艺的比较与分析 | 第23-35页 |
2.1 引言 | 第23页 |
2.2 湿法纺丝流体运动参数模拟 | 第23-25页 |
2.3 静电纺丝电场模拟 | 第25-27页 |
2.4 PSA纤维制备 | 第27-28页 |
2.4.1 实验原料和仪器设备 | 第27-28页 |
2.4.2 湿法纺丝制备PSA纤维 | 第28页 |
2.4.3 静电纺丝制备PSA纤维 | 第28页 |
2.5 PSA纤维性能表征的比较与分析 | 第28-34页 |
2.5.1 SEM分析 | 第28-29页 |
2.5.2 FTIR的比较与分析 | 第29-30页 |
2.5.3 XRD的比较与分析 | 第30-32页 |
2.5.4 力学性能的比较与分析 | 第32-33页 |
2.5.5 热性能的比较与分析 | 第33-34页 |
2.6 本章小结 | 第34-35页 |
第三章 静电纺PSA/PU纳米共混纤维的制备与表征 | 第35-45页 |
3.1 引言 | 第35页 |
3.2 实验部分 | 第35-36页 |
3.2.1 原料与试剂 | 第35页 |
3.2.2 仪器及测试 | 第35页 |
3.2.3 试验方法 | 第35-36页 |
3.3 实验结果与讨论 | 第36-44页 |
3.3.1 纺丝液制备方法分析 | 第36-37页 |
3.3.2 共混纤维粘度测试 | 第37-38页 |
3.3.3 共混纤维SEM分析 | 第38-40页 |
3.3.4 共混纤维红外光谱(FTIR)分析 | 第40-41页 |
3.3.5 纤维/薄膜的XRD分析 | 第41-42页 |
3.3.6 纤维的力学性能分析 | 第42页 |
3.3.7 纤维的热性能(TG/DTG)分析 | 第42-44页 |
3.4 本章小结 | 第44-45页 |
第四章 同轴静电纺PSA/PU复合纤维的制备及表征 | 第45-58页 |
4.1 引言 | 第45-46页 |
4.2 实验和模拟 | 第46-48页 |
4.2.1 实验材料 | 第46页 |
4.2.2 实验装置 | 第46-47页 |
4.2.3 仪器及测试 | 第47-48页 |
4.2.4 电场模拟 | 第48页 |
4.3 实验结果与讨论 | 第48-56页 |
4.3.1 射流运动 | 第48-49页 |
4.3.2 电场模拟分析 | 第49-50页 |
4.3.3 同轴纤维SEM分析 | 第50-51页 |
4.3.4 同轴纤维TEM分析 | 第51-52页 |
4.3.5 XRD分析 | 第52-53页 |
4.3.6 同轴纤维机械性能分析 | 第53-54页 |
4.3.7 DSC分析 | 第54-55页 |
4.3.8 TG/DTG热重分析 | 第55-56页 |
4.4 本章小结 | 第56-58页 |
第五章 静电纺PSA/PU纳米复合纱线的制备与表征 | 第58-71页 |
5.1 引言 | 第58-59页 |
5.2 实验和模拟 | 第59-62页 |
5.2.1 实验材料 | 第59页 |
5.2.2 实验装置 | 第59-62页 |
5.2.3 仪器及测试 | 第62页 |
5.2.4 电场模拟 | 第62页 |
5.3 实验结果与讨论 | 第62-70页 |
5.3.1 电场模拟分析 | 第62-63页 |
5.3.2 纳米纱线SEM分析 | 第63-65页 |
5.3.3 纳米纱线机械性能分析 | 第65-67页 |
5.3.4 纳米纱线热重分析 | 第67-70页 |
5.4 本章小结 | 第70-71页 |
第六章 静电纺PSA纳米纤维/涤纶短纤包缠纱的制备与表征 | 第71-85页 |
6.1 引言 | 第71-72页 |
6.2 实验和模拟 | 第72-74页 |
6.2.1 实验材料 | 第72页 |
6.2.2 实验装置和纺丝过程 | 第72-74页 |
6.2.3 仪器及测试 | 第74页 |
6.3 实验结果与讨论 | 第74-84页 |
6.3.1 包缠纱SEM分析 | 第74-77页 |
6.3.2 包缠纱机械性能分析 | 第77-81页 |
6.3.3 包缠纱热性能分析 | 第81-82页 |
6.3.4 包缠纱吸湿性分析 | 第82-84页 |
6.4 本章小结 | 第84-85页 |
第七章 总结与展望 | 第85-88页 |
7.1 结论 | 第85-86页 |
7.2 展望 | 第86-88页 |
参考文献 | 第88-97页 |
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取得的相关科研成果 | 第97-98页 |
致谢 | 第98-99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