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交通运输论文--公路运输论文--桥涵工程论文--桥梁试验观测与检定论文

基于结构动力特性的悬索桥损伤识别方法研究

摘要第4-5页
Abstract第5-6页
第一章 绪论第9-20页
    1.1 桥梁健康监测概述第9-15页
        1.1.1 健康监测的概念第9页
        1.1.2 健康监测的意义第9-10页
        1.1.3 健康监测系统的组成及主要内容第10-15页
    1.2 地锚式悬索桥动力特性的监测第15-19页
        1.2.1 研究现状与发展趋势第15-19页
        1.2.2 不足之处第19页
    1.3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第19-20页
        1.3.1 选题背景第19页
        1.3.2 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和方法第19-20页
第二章 模态分析理论第20-28页
    2.1 模态分析方法概述第20-23页
        2.1.1 模态分析的概念第20-21页
        2.1.2 模态分析的应用第21-22页
        2.1.3 模态参数识别的基本方法第22-23页
    2.2 基于模态分析的损伤识别方法概述第23-27页
        2.2.1 模态分析用于损伤识别的基本原理第23-24页
        2.2.2 损伤识别方法简述第24-26页
        2.2.3 常用损伤识别指标第26-27页
    2.3 本章小结第27-28页
第三章 基于模态分析的悬索桥损伤识别第28-73页
    3.1 青草背长江大桥工程概况第28-33页
        3.1.1 工程概况第28-29页
        3.1.2 设计标准第29页
        3.1.3 有限元模型的建立第29-31页
        3.1.4 青草背长江大桥健康监测系统概述第31-33页
    3.2 青草背长江大桥实测动力数据分析第33-35页
    3.3 基于固有频率的分析结果第35-47页
        3.3.1 工况划分第35-36页
        3.3.2 单损伤分析结果第36-42页
        3.3.3 多损伤分析结果第42-46页
        3.3.4 结论第46-47页
    3.4 基于振型差的分析结果第47-60页
        3.4.1 工况划分第48页
        3.4.2 单损伤分析结果第48-54页
        3.4.3 多损伤分析结果第54-59页
        3.4.4 结论第59-60页
    3.5 基于曲率模态的分析结果第60-71页
        3.5.1 工况划分第61页
        3.5.2 单损伤分析结果第61-66页
        3.5.3 多损伤分析结果第66-70页
        3.5.4 结论第70-71页
    3.6 本章小结第71-73页
第四章 基于模态参数小波分析的悬索桥损伤识别第73-90页
    4.1 小波分析方法理论简述第73-74页
        4.1.1 小波变换进行损伤识别的原理第73页
        4.1.2 小波基函数的选取第73-74页
    4.2 基于振型小波变换的损伤识别方法第74-83页
        4.2.1 工况划分第74页
        4.2.2 单损伤分析结果第74-82页
        4.2.3 多损伤分析结果第82-83页
        4.2.4 小结第83页
    4.3 基于曲率小波变换的损伤识别方法第83-88页
        4.3.1 单损伤分析结果第84-86页
        4.3.2 多损伤分析结果第86-88页
        4.3.3 小结第88页
    4.4 本章小结第88-90页
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第90-92页
    5.1 结论第90-91页
    5.2 展望第91-92页
致谢第92-93页
参考文献第93-96页
在学期间发表的论文著作及取得的成果第96页

论文共96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钢—混凝土组合箱梁界面耦合作用机理研究
下一篇:基于LCA温拌沥青路面建设期节能减排效果及经济性评价