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4-6页 |
ABSTRACT | 第6-7页 |
1 绪论 | 第11-21页 |
1.1 研究背景与意义 | 第11-12页 |
1.1.1 研究背景 | 第11-12页 |
1.1.2 研究意义 | 第12页 |
1.2 文献综述 | 第12-15页 |
1.2.1 有关唐卡艺术的研究综述 | 第12-13页 |
1.2.2 有关艺术传承的研究综述 | 第13-14页 |
1.2.3 有关唐卡艺术传承的研究综述 | 第14页 |
1.2.4 对已有研究的评述 | 第14-15页 |
1.3 核心概念界定 | 第15-19页 |
1.3.1 传承 | 第15页 |
1.3.2 唐卡艺术 | 第15页 |
1.3.3 唐卡艺术传承 | 第15-16页 |
1.3.4《莲花生大师千幅唐卡》项目 | 第16-19页 |
1.4 研究思路与内容 | 第19-20页 |
1.4.1 研究思路 | 第19-20页 |
1.4.2 研究内容 | 第20页 |
1.5 研究方法 | 第20页 |
1.5.1 文献法 | 第20页 |
1.5.2 访谈法 | 第20页 |
1.5.3 实地考察法 | 第20页 |
1.6 研究创新与不足 | 第20-21页 |
2 唐卡艺术的传承现状 | 第21-30页 |
2.1 唐卡艺术传承现状分析 | 第21页 |
2.2 唐卡艺术的主要四种传承方式分析 | 第21-22页 |
2.2.1 寺院传承 | 第21页 |
2.2.2 家庭传承 | 第21-22页 |
2.2.3 学校传承 | 第22页 |
2.2.4 企业传承 | 第22页 |
2.3 莲花生唐卡传承中的社会教育 | 第22-30页 |
2.3.1 前提 | 第22-25页 |
2.3.2 内容要素 | 第25-27页 |
2.3.3 方法要素 | 第27-28页 |
2.3.4 莲花生唐卡传承模式考察 | 第28-30页 |
3 唐卡艺术传承面临的问题 | 第30-34页 |
3.1 传承者认识不足 | 第30页 |
3.1.1 传承者对唐卡艺术的实用性认识不够 | 第30页 |
3.1.2 传承者对唐卡艺术保护工作的重要性认识不足 | 第30页 |
3.2 社会环境的影响 | 第30-31页 |
3.2.1 打工潮造成唐卡艺术传承的断裂 | 第30-31页 |
3.2.2 唐卡艺术传承面临学校主流教育的较大压力 | 第31页 |
3.3 传承内容单一 | 第31-32页 |
3.4 传承方式的危机 | 第32-34页 |
4 唐卡艺术传承意义及其重要性分析 | 第34-37页 |
4.1 唐卡艺术满足人的精神需要 | 第34-35页 |
4.1.1 培养社会文化艺术气氛 | 第34页 |
4.1.2 促进民族共同意识形成 | 第34页 |
4.1.3 传播中国传统藏文化 | 第34-35页 |
4.2 唐卡艺术改善人的物质生活 | 第35-36页 |
4.2.1 促进个体掌握唐卡绘画技术 | 第35-36页 |
4.2.2 促进个体信仰形成 | 第36页 |
4.3 唐卡对个体身心发展的影响 | 第36-37页 |
4.3.1 有益身心健康 | 第36页 |
4.3.2 对认知的影响 | 第36-37页 |
5 唐卡艺术传承问题解决对策建议 | 第37-41页 |
5.1 提高对唐卡艺术传承重要性的认识 | 第37-38页 |
5.1.1 培养唐卡艺术传承人的自觉意识传统 | 第37页 |
5.1.2 组织多种形式的宣传活动,提高全民传承意识 | 第37-38页 |
5.2 营造良好的传承氛围 | 第38-39页 |
5.2.1 积极发挥公共文化机构的作用 | 第38页 |
5.2.2 实行科学有效的管理 | 第38-39页 |
5.3 丰富唐卡艺术的内容 | 第39页 |
5.4 促进唐卡艺术传承方式多元化 | 第39-41页 |
5.4.1 注重地方高校唐卡艺术传承 | 第39页 |
5.4.2 发挥各种唐卡传承方式的优势 | 第39-41页 |
结语 | 第41-42页 |
参考文献 | 第42-44页 |
附录 | 第44-46页 |
致谢 | 第46-47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