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文学论文--中国文学论文--各体文学评论和研究论文--诗歌、韵文论文--诗歌论文

北宋皖南诗歌研究

摘要第1-6页
Abstract第6-8页
绪论第8-33页
 第一节 北宋大文化背景下的地域文学研究第8-14页
 第二节 北宋皖南的地域文化概貌第14-29页
 第三节 北宋皖南诗歌研究概观第29-33页
第一章 北宋皖南诗歌的整体考察第33-78页
 第一节 北宋皖南籍诗人考表第33-40页
 第二节 北宋皖南诗人的“学”“仕”经历第40-44页
 第三节 北宋皖南诗人的四大创作群体第44-66页
 第四节 北宋皖南存世诗歌的大量失传第66-70页
 第五节 北宋皖南诗歌分布的不均衡性第70-76页
 第六节 北宋皖南诗歌的分期研究第76-78页
第二章 北宋前期的皖南诗歌第78-97页
 第一节 西昆诗人:舒雅和张秉第78-82页
 第二节 山林诗人:曹汝弼和李含章第82-90页
 第三节 “宣城三诗人”及其他诗人第90-97页
第三章 北宋中期的皖南诗歌第97-134页
 第一节 孙抗及其诗歌创作第97-104页
 第二节 丘濬及其诗歌创作第104-115页
 第三节 “开山祖师“梅尧臣与“太白后身”郭祥正第115-125页
 第四节 王汝舟和赵企等诗人第125-134页
第四章 北宋后期的皖南诗歌第134-163页
 第一节 芜湖诗人石懋第135-143页
 第二节 朱槔的生平及其诗歌创作第143-153页
 第三节 北宋后期皖南的其他诗人第153-163页
第五章 北宋皖南诗歌的历史文化内涵第163-204页
 第一节 北宋皖南诗人笔下的皖南山水第163-175页
 第二节 北宋皖南诗歌的主题趋向第175-187页
 第三节 诗学传承中的北宋皖南诗坛第187-201页
 第四节 北宋皖南诗人的历史贡献第201-204页
【附录一】北宋皖南籍诗人及著述一览表第204-210页
【附录二】北宋皖南历朝进士题名表第210-219页
【附录三】北宋皖南诗学纪年第219-227页
参考文献第227-234页
后记第234-235页
附: 本人在读期间发表科研论文及获奖情况一览表第235页

论文共235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《水浒传》成书过程与形象塑造的关系研究
下一篇:南宋江湖派农事诗歌研究