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5-6页 |
ABSTRACT | 第6页 |
主要符号表 | 第7-11页 |
第一章 绪论 | 第11-23页 |
1.1 前言 | 第11页 |
1.2 水性聚氨酯涂料 | 第11-16页 |
1.2.1 单组份水性聚氨酯涂料 | 第11-12页 |
1.2.2 双组份水性聚氨酯涂料 | 第12页 |
1.2.3 水性聚多元醇 | 第12-13页 |
1.2.4 多异氰酸酯固化剂 | 第13-15页 |
1.2.5 双组份水性聚氨酯涂料的成膜机理研究 | 第15页 |
1.2.6 双组份水性聚氨酯涂料的应用 | 第15-16页 |
1.3 哑光涂料 | 第16-20页 |
1.3.1 涂料的消光原理 | 第17页 |
1.3.2 消光剂的消光性能 | 第17-18页 |
1.3.3 消光物质的特点 | 第18页 |
1.3.4 消光粉的分类 | 第18-20页 |
1.4 哑光涂料的研究进展 | 第20-22页 |
1.4.1 溶剂型哑光涂料 | 第20页 |
1.4.2 UV 哑光涂料 | 第20-21页 |
1.4.3 水性消光漆 | 第21页 |
1.4.4 新型消光方法 | 第21-22页 |
1.4.5 影响涂膜光泽的其他影响因素 | 第22页 |
1.5 本课题的研究内容及创新之处 | 第22-23页 |
1.5.1 研究内容 | 第22页 |
1.5.2 创新之处 | 第22-23页 |
第二章 单组份水性木器哑光涂料的配制 | 第23-31页 |
2.1 前言 | 第23页 |
2.2 实验部分 | 第23-26页 |
2.2.1 实验原料及仪器 | 第23-24页 |
2.2.2 单组份水性木器哑光涂料的制备 | 第24-25页 |
2.2.3 分析与测试 | 第25-26页 |
2.2.4 消光涂料的配制 | 第26页 |
2.3 结果与讨论 | 第26-30页 |
2.3.1 消光粉对不同乳液消光性的影响 | 第26-28页 |
2.3.2 消光剂添加方式对涂膜光泽的影响 | 第28-29页 |
2.3.3 哑光漆贮存稳定性研究 | 第29-30页 |
2.4 本章小结 | 第30-31页 |
第三章 双组份水性聚氨酯木器哑光涂料的配制 | 第31-42页 |
3.1 前言 | 第31页 |
3.2 实验部分 | 第31-35页 |
3.2.1 实验原料 | 第31-32页 |
3.2.2 实验仪器设备 | 第32-33页 |
3.2.3 双组份水性木器哑光涂料的制备 | 第33-34页 |
3.2.4 分析与测试 | 第34-35页 |
3.2.4.1 细度测试 | 第34页 |
3.2.4.2 光泽 | 第34页 |
3.2.4.3 粘度测试 | 第34页 |
3.2.4.4 红外光谱分析 | 第34页 |
3.2.4.5 纳米粒径分析 | 第34页 |
3.2.4.6 涂膜耐化学性能测试 | 第34-35页 |
3.3 结果与讨论 | 第35-41页 |
3.3.1 消光粉种类对双组份水性哑光涂料的影响 | 第35-38页 |
3.3.1.1 消光粉种类对 2KWPU 光泽的影响 | 第35-37页 |
3.3.1.2 消光粉对乳液粒径分布的影响 | 第37-38页 |
3.3.2 羟基树脂类别对 2KWPU 光泽的影响 | 第38-39页 |
3.3.3 多异氰酸酯类别对 2KWPU 光泽的影响 | 第39-40页 |
3.3.4 NCO/OH 摩尔比对 2K-WPU 光泽的影响 | 第40-41页 |
3.4 本章小结 | 第41-42页 |
第四章 双组份水性聚氨酯哑光木器涂料的性能研究 | 第42-46页 |
4.1 活化期内 2K-WPU 光泽变化规律 | 第42页 |
4.2 活化期内涂膜化学性能测试 | 第42-43页 |
4.3 贮存稳定性研究 | 第43-44页 |
4.4 溶剂对双组份水性聚氨酯木器哑光涂料的影响 | 第44页 |
4.5 搅拌时间对双组份水性聚氨酯哑光木器涂料的影响 | 第44-45页 |
4.6 本章小结 | 第45-46页 |
结论 | 第46-47页 |
参考文献 | 第47-50页 |
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| 第50-51页 |
致谢 | 第51-52页 |
附件 | 第52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