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环境科学、安全科学论文--废物处理与综合利用论文--一般性问题论文--废水的处理与利用论文

纳米氧化物在污水中的特性及其对SBR系统影响的研究

摘要第4-6页
Abstract第6-7页
第1章 绪论第11-18页
    1.1 研究背景第11-13页
        1.1.1 纳米材料的广泛应用第11-12页
        1.1.2 纳米材料对环境的危害第12-13页
    1.2 纳米材料在环境中的迁移规律第13-15页
    1.3 纳米材料与水中有机物颗粒的相互作用规律第15-16页
    1.4 纳米材料对活性污泥系统影响的研究现状第16页
    1.5 课题研究目的和意义第16-17页
    1.6 课题主要研究内容第17-18页
第2章 实验材料与方法第18-28页
    2.1 实验材料第18-19页
    2.2 实验装置和运行方式第19-20页
        2.2.1 实验装置第19页
        2.2.2 实验运行方式第19-20页
    2.3 生活污水分级和表征第20-21页
        2.3.1 生活污水分级实验第20-21页
        2.3.2 各级分生活污水表征第21页
    2.4 纳米氧化物与生活污水中污染物相互作用实验第21-22页
        2.4.1 表面电荷分析第21-22页
        2.4.2 粒度分布分析第22页
        2.4.3 分子结构分析第22页
    2.5 水质分析项目及方法第22-28页
        2.5.1 实验分析设备第22页
        2.5.2 常规指标测定方法第22-23页
        2.5.3 SOUR检测方法第23-24页
        2.5.4 胞外聚合物(EPS)提取及分析方法第24-25页
        2.5.5 脱氢酶活性 (ETS)检测方法第25-27页
        2.5.6 上清液及污泥中纳米氧化物含量测定方法第27页
        2.5.7 污泥样品扫描电镜预处理方法(SEM)第27-28页
第3章 纳米氧化物与污水中有机物的相互作用第28-38页
    3.1 引言第28页
    3.2 各级分生活污水的表征第28-30页
        3.2.1 粒度分布分析第28-29页
        3.2.2 分子结构分析第29-30页
    3.3 纳米TiO_2与各级分生活污水中的有机污染物相互作用第30-33页
        3.3.1 表面电荷特性分析第30-31页
        3.3.2 粒度分布分析第31-32页
        3.3.3 分子结构分析第32-33页
    3.4 纳米ZnO与各级分生活污水中的有机污染物相互作用第33-36页
        3.4.1 表面电荷特性分析第33-34页
        3.4.2 粒度分布分析第34-35页
        3.4.3 分子结构分析第35-36页
    3.5 本章小结第36-38页
第4章 纳米TiO_2对SBR系统的影响第38-49页
    4.1 引言第38页
    4.2 纳米TiO_2对SBR系统污水处理效果的影响第38-41页
        4.2.1 纳米TiO_2对氨氮去除率的影响第38-40页
        4.2.2 纳米TiO_2对可溶性磷酸盐去除的影响第40页
        4.2.3 纳米TiO_2对有机物去除率的影响第40-41页
    4.3 纳米TiO_2对SBR系统生物量的影响第41-43页
    4.4 纳米TiO_2对SBR系统生物活性的影响第43-44页
    4.5 纳米TiO_2对SBR系统内污泥EPS的影响第44-46页
        4.5.1 SBR系统内污泥EPS中蛋白质和多糖含量的变化第44-45页
        4.5.2 SBR系统内污泥EPS三维荧光光谱分析第45-46页
    4.6 S BR系统内和系统出水中Ti的含量分析第46-47页
    4.7 本章小结第47-49页
第5章 纳米ZnO对SBR系统的影响第49-61页
    5.1 引言第49页
    5.2 纳米ZnO对SBR系统污水处理效果的影响第49-53页
        5.2.1 纳米ZnO对氨氮去除率的影响第49-51页
        5.2.2 纳米ZnO对可溶性磷酸盐去除的影响第51-52页
        5.2.3 纳米ZnO对有机物去除率的影响第52-53页
    5.3 纳米ZnO对SBR系统生物量的影响第53-55页
    5.4 纳米ZnO对SBR系统生物活性的影响第55-56页
    5.5 纳米ZnO对SBR系统内污泥EPS的影响第56-58页
        5.5.1 SBR系统内污泥EPS中蛋白质和多糖含量的变化第56-57页
        5.5.2 SBR系统内污泥EPS三维荧光光谱分析第57-58页
    5.6 S BR系统内和系统出水Zn含量分析第58-59页
    5.7 纳米TiO_2和纳米ZnO对SBR系统影响的异同第59-60页
    5.8 本章小结第60-61页
结论第61-62页
参考文献第62-70页
致谢第70页

论文共70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拓宽路基差异沉降及土工格栅处治机理的研究
下一篇:物化/生化耦合技术用于纤维素乙醇生产废水处理研究