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经济论文--经济计划与管理论文--国民经济管理论文--资源、环境和生态管理论文

怀宁县循环经济发展研究

摘要第1-5页
ABSTRACT第5-10页
第一章 绪论第10-14页
 一、论文研究的背景第10-11页
 二、论文研究的意义第11-12页
 三、论文的主要内容第12-13页
 四、论文的研究思路第13页
 五、论文的研究方法第13页
 六、可能创新和不足第13-14页
第二章 国内外循环经济发展研究的文献综述第14-19页
 一、国外循环经济发展研究的综述第14-16页
  (一) 从产品生态化设计的角度发展循环经济第14页
  (二) 从预防污染物产生的角度发展循环经济第14-15页
  (三) 从资源循环再利用的角度发展循环经济第15页
  (四) 从建立生态工业园的角度发展循环经济第15页
  (五) 从政府主动性干预的角度发展循环经济第15-16页
 二、国内循环经济发展研究的综述第16-18页
  (一) 关于循环经济发展的对策建议第16-17页
  (二) 关于循环经济发展的动力第17-18页
 三、国内外循环经济发展研究的简评第18-19页
第三章 循环经济概述第19-28页
 一、循环经济概述第19-23页
  (一) 循环经济的产生与发展第19-20页
  (二) 循环经济内涵第20-21页
  (三) 循环经济原则第21-22页
  (四) 循环经济理论基础第22-23页
 二、德国、日本和美国发展循环经济的成功经验第23-28页
  (一) 德国发展循环经济采取的措施第23-25页
  (二) 日本发展循环经济采取的措施第25-26页
  (三) 美国发展循环经济采取的措施第26-28页
第四章 循环经济发展模式分析第28-34页
 一、生态农业体系第28-30页
  (一) 生态农业体系内涵第28-29页
  (二) 典型的生态农业模式第29-30页
 二、生态工业体系第30-32页
  (一) 生态工业体系的内涵第30-31页
  (二) 生态工业层次第31页
  (三) 典型的生态工业模式第31-32页
 三、绿色服务业体系—以旅游业为例第32-34页
  (一) 循环旅游业内涵第32-33页
  (二) 循环旅游业模式第33-34页
第五章 怀宁县循环经济发展现状分析第34-41页
 一、怀宁县县情及经济发展状况第34-35页
  (一) 怀宁县县情第34页
  (二) 怀宁县经济发展状况第34-35页
 二、怀宁县发展循环经济的必要性第35-37页
  (一) 发展循环经济是解决资源稀缺性的必然要求第35-36页
  (二) 发展循环经济是保护生态环境的根本出路第36-37页
  (三) 发展循环经济是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有效途径第37页
 三、怀宁县循环经济发展现状第37-39页
  (一) 安庆市吉宽再生资源有限公司第38页
  (二) 怀宁县平山镇现代农业综合示范区第38-39页
 四、怀宁县循环经济发展的制约因素第39-41页
  (一) 发展观念落后第39页
  (二) 制度体系不完善第39-40页
  (三) 人才、技术、资金匮乏第40页
  (四) "静脉产业"发展滞后第40-41页
第六章 怀宁县循环经济发展分析第41-49页
 一、农业循环经济发展分析第41-44页
  (一) 怀宁县农业发展现状第41-42页
  (二) 怀宁县农业循环经济发展模式第42-44页
 二、工业循环经济发展分析第44-46页
  (一) 怀宁县工业发展现状第44-45页
  (二) 怀宁县工业循环经济发展思路第45-46页
 三、第三产业循环经济发展分析第46-49页
  (一) 餐饮宾馆行业循环经济发展重点第47页
  (二) 生态旅游业发展重点第47页
  (三) 生态物流业发展重点第47-49页
第七章 怀宁县发展循环经济的政策建议第49-53页
 一、转变传统发展观念第49页
 二、加强制度体系建设第49-50页
 三、提高科技支撑力度第50-51页
 四、完善工业园区规划第51页
 五、推动人才战略实施第51-52页
 六、加快静脉产业发展第52页
 七、怀宁县循环经济发展的重点工作第52-53页
参考文献第53-55页
致谢第55-56页
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目录第56页

论文共56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太湖县域经济发展路径选择及对策研究
下一篇:承接产业转移背景下和县经济与环境协调发展研究