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国国债市场流动性水平测度
摘要 | 第4-6页 |
ABSTRACT | 第6-8页 |
第一章 绪论 | 第12-24页 |
一、研究背景及研究意义 | 第12-14页 |
(一)研究背景 | 第12-13页 |
(二)研究意义 | 第13-14页 |
二、文献综述 | 第14-20页 |
(一)关于债券市场流动性内涵的研究 | 第14-15页 |
(二)关于债券市场流动性度量指标的研究 | 第15-17页 |
(三)关于债券市场流动性影响因素的研究 | 第17-19页 |
(四)文献述评 | 第19-20页 |
三、研究方法、创新之处及不足 | 第20-24页 |
(一)本文研究方法 | 第20页 |
(二)本文创新之处 | 第20-21页 |
(三)本文不足之处 | 第21-24页 |
第二章 中国国债市场流动性演变 | 第24-32页 |
一、中国国债市场发展历程与现状 | 第24-29页 |
(一)国债市场发展历程 | 第24-25页 |
(二)国债市场发展现状 | 第25-29页 |
二、中国国债市场流动性演变及其背景 | 第29-32页 |
(一)国债市场流动性演变 | 第29-31页 |
(二)国债市场流动性演变背景 | 第31-32页 |
第三章 国债市场流动性理论分析 | 第32-40页 |
一、国债市场流动性测量指标 | 第32-35页 |
(一)价格法指标 | 第33页 |
(二)交易量法指标 | 第33-34页 |
(三)量价结合法指标 | 第34-35页 |
(四)时间法指标 | 第35页 |
二、债券市场流动性影响因素 | 第35-40页 |
(一)市场交易品种有关的因素 | 第36-37页 |
(二)市场交易微观结构因素 | 第37-39页 |
(三)市场参与者相关因素 | 第39-40页 |
第四章 国债市场流动性统计分析 | 第40-50页 |
一、流动性测量指标选取及数据来源 | 第40-41页 |
(一)指标选取 | 第40-41页 |
(二)数据来源 | 第41页 |
二、国债市场流动性分析 | 第41-50页 |
(一)国债主要市场流动性变化趋势分析 | 第41-45页 |
(二)不同剩余期限国债品种流动性变化分析 | 第45-50页 |
第五章 国债市场流动性不均衡的原因 | 第50-60页 |
一、国债市场流动性影响因素 | 第50-55页 |
(一)宏观政策变化因素 | 第50-51页 |
(二)债市微观结构因素 | 第51-54页 |
(三)股市关联性因素 | 第54-55页 |
(四)其他因素 | 第55页 |
二、中国国债市场流动性不均衡的原因 | 第55-60页 |
(一)市场分割 | 第55-56页 |
(二)国债期限结构均衡性不足 | 第56页 |
(三)投资者国债持有结构不均衡 | 第56-58页 |
(四)做市商制度不够完善 | 第58-60页 |
第六章 改善中国国债市场流动性的相关建议 | 第60-64页 |
一、继续完善全国统一、多层次的国债二级市场 | 第60页 |
二、进一步均衡国债期限品种结构 | 第60-61页 |
三、平衡国债市场投资者结构 | 第61-62页 |
四、进一步完善做市商制度 | 第62-63页 |
五、完善国债期货市场参与者结构 | 第63-64页 |
结语 | 第64-66页 |
参考文献 | 第66-70页 |
致谢 | 第70-71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