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文摘要 | 第3-5页 |
ABSTRACT | 第5-6页 |
第一章 绪论 | 第10-31页 |
1.1 高考制度改革问题的起源及研究意义 | 第10-26页 |
1.1.1 中国考试制度历史溯源 | 第11-17页 |
1.1.2 近代中国高等院校招生考试制度演变 | 第17-20页 |
1.1.3 新中国建国初期高考制度回顾 | 第20-24页 |
1.1.4 论文的研究立意 | 第24-26页 |
1.2 论文研究方法 | 第26页 |
1.3 论文结构和主要研究内容 | 第26-29页 |
1.4 论文主要的创新点 | 第29-31页 |
第二章 高考改革的驱动内因和人本思想的改革主题 | 第31-62页 |
2.1 高考恢复后的考试制度发展 | 第31-35页 |
2.1.1 高考恢复的背景 | 第31-33页 |
2.1.2 高考制度的恢复重建 | 第33-35页 |
2.2 近年来高考制度的深化改革 | 第35-37页 |
2.3 基于创新教育的高考制度改革 | 第37-42页 |
2.3.1 创新教育的基本理论和观点 | 第37-39页 |
2.3.2 国外先进教育模式对我国教育改革的推动 | 第39-40页 |
2.3.3 我国基于创新教育目标的高考制度改革和主要成绩 | 第40-42页 |
2.4 基于“保证公平性”的高考制度改革 | 第42-49页 |
2.4.1 教育公平的立足点和出发点 | 第42-45页 |
2.4.2 公平性所包含的内容范畴和属性特点 | 第45-47页 |
2.4.3 基于“公平性”的高考制度改革方向分析 | 第47-49页 |
2.5 基于提高“高考效度”的高考制度改革 | 第49-52页 |
2.5.1 高考效度概念的内涵 | 第49-50页 |
2.5.2 高考效度系数所说明的主要问题和参考价值 | 第50-52页 |
2.6 当今高考制度改革主题——人本思想 | 第52-61页 |
2.6.1 “以人为本”概念的内涵 | 第52-56页 |
2.6.2 “以人为本”理念是教育改革的出发点和最终目标 | 第56-57页 |
2.6.3 “以人为本”的教育改革目标及内容方略 | 第57-60页 |
2.6.4 “以人为本”的高考考试制度改革中应规避的问题 | 第60-61页 |
2.7 本章小结 | 第61-62页 |
第三章 高考改革目标偏离的原因及政策取向 | 第62-85页 |
3.1 高考制度改革存在的主要问题和争论 | 第62-70页 |
3.1.1 高考制度中的区域性公平问题 | 第62-66页 |
3.1.2 素质教育与统一考试的辩证矛盾关系 | 第66-68页 |
3.1.3 关于高考科目内容改革的争论 | 第68-70页 |
3.2 高考改革目标偏离原因分析 | 第70-77页 |
3.2.1 由性质特征引起的改革预期目标偏离 | 第71-72页 |
3.2.2 由功能取向引起的改革预期目标偏离 | 第72-73页 |
3.2.3 由决策管理引起的改革预期目标偏离 | 第73-74页 |
3.2.4 由实施不当引起的改革预期目标偏离 | 第74-77页 |
3.3 高考预期目标偏离的应对之策 | 第77-83页 |
3.3.1 构建合理的高考改革目标决策机制 | 第78-79页 |
3.3.2 加强高考改革目标的整合工作与政策评估 | 第79-81页 |
3.3.3 确立合理的高考改革目标价值取向 | 第81-82页 |
3.3.4 健全高考改革目标的实际保障体系 | 第82-83页 |
3.4 本章小结 | 第83-85页 |
第四章 “以人为本”的高考录取模式构建和录取算法设计 | 第85-115页 |
4.1 中国高考录取制度的改革取向 | 第85-90页 |
4.1.1 高考录取方式的变革历史 | 第85-87页 |
4.1.2 高考录取方式的纵向比较 | 第87-90页 |
4.2 国外高考录取方式的比较与借鉴 | 第90-97页 |
4.2.1 美国高校录取方式及借鉴 | 第90-92页 |
4.2.2 英国高校录取方式及借鉴 | 第92-95页 |
4.2.3 日本高校录取方式及借鉴 | 第95-97页 |
4.3 “一档多投”的高考录取模型构建 | 第97-108页 |
4.3.1 CAMMCBI 录取模式总体设计思想及基本工作原理 | 第98-102页 |
4.3.2 CAMMCBI 模型设计的必要性及可行性分析 | 第102-104页 |
4.3.3 CAMMCBI 模型的主要优势分析 | 第104-108页 |
4.4 “一档多投”模型算法设计 | 第108-114页 |
4.4.1 CAMMCBI 模型工作流程和工作方式 | 第108-110页 |
4.4.2 CAMMCBI 系统的主要问题及相关解决方案 | 第110-114页 |
4.5 本章小结 | 第114-115页 |
第五章 “以人为本”的高考模式评价优选 | 第115-124页 |
5.1 高考模式评价体系及其相关指标的设计建立原则 | 第115-116页 |
5.2 基于人本思想的评价体系设计 | 第116-118页 |
5.2.1 评价指标和权值赋予 | 第116-117页 |
5.2.2 人本思想下的高考模式评价体系 | 第117-118页 |
5.3 基于人本思想的高考最优模式探索 | 第118-122页 |
5.4 本章小结 | 第122-124页 |
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| 第124-126页 |
6.1 全文总结 | 第124-125页 |
6.2 研究展望 | 第125-126页 |
参考文献 | 第126-136页 |
发表论文和科研情况说明 | 第136-137页 |
致谢 | 第137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