北斗卫星导航信号抗干扰算法研究与实现
摘要 | 第4-5页 |
Abstract | 第5-6页 |
第1章 绪论 | 第9-13页 |
1.1 课题研究背景及研究意义 | 第9页 |
1.2 国内外研究概况 | 第9-10页 |
1.3 接收机的抗干扰需求 | 第10页 |
1.4 论文章节安排 | 第10-13页 |
第2章 北斗导航抗干扰接收机 | 第13-21页 |
2.1 北斗导航卫星系统 | 第13-14页 |
2.2 北斗导航信号特性 | 第14-15页 |
2.2.1 载波信号 | 第14页 |
2.2.2 伪码 | 第14页 |
2.2.3 数据码 | 第14页 |
2.2.4 调制方式 | 第14-15页 |
2.3 干扰信号 | 第15-16页 |
2.3.1 窄带干扰信号 | 第16页 |
2.3.2 宽带干扰信号 | 第16页 |
2.4 抗干扰技术 | 第16-18页 |
2.4.1 自适应滤波技术 | 第17-18页 |
2.4.2 数字波束技术 | 第18页 |
2.5 北斗导航抗干扰接收机结构 | 第18-19页 |
2.6 本章小结 | 第19-21页 |
第3章 抗窄带干扰算法研究 | 第21-33页 |
3.1 窄带干扰抑制原理 | 第21-22页 |
3.2 门限切除算法 | 第22-24页 |
3.2.1 门限切除算法的原理 | 第22页 |
3.2.2 基于N-sigma算法的门限切除算法 | 第22-24页 |
3.3 卡尔曼滤波自适应算法 | 第24-27页 |
3.3.1 卡尔曼滤波自适应算法原理 | 第24页 |
3.3.2 卡尔曼滤波自适应抗干扰算法 | 第24-25页 |
3.3.3 收敛特性分析 | 第25-27页 |
3.4 频域批处理最小均方差(LMS)算法 | 第27-29页 |
3.4.1 频域批处理LMS算法的原理 | 第27-28页 |
3.4.2 频域批处理LMS算法 | 第28-29页 |
3.5 基于N-sigma算法的门限切除算法仿真 | 第29-32页 |
3.6 本章小结 | 第32-33页 |
第4章 抗宽带干扰算法研究 | 第33-44页 |
4.1 空时自适应滤波技术的原理 | 第33-38页 |
4.1.1 线性约束最小方差波束形成 | 第35-36页 |
4.1.2 单星约束算法 | 第36-37页 |
4.1.3 多星约束算法 | 第37-38页 |
4.2 性能分析 | 第38页 |
4.3 基于空时自适应滤波算法的仿真 | 第38-42页 |
4.4 本章小结 | 第42-44页 |
第5章 空时抗干扰算法的硬件实现设计 | 第44-56页 |
5.1 北斗接收机抗干扰总体方案 | 第44-45页 |
5.2 硬件平台介绍 | 第45-46页 |
5.3 处理单元介绍 | 第46-47页 |
5.4 接收机的FPGA实现 | 第47-48页 |
5.5 接收机的ARM实现 | 第48-49页 |
5.6 天线及抗干扰处理模块介绍 | 第49-52页 |
5.6.1 工作原理 | 第49-50页 |
5.6.2 天线模块的设计 | 第50页 |
5.6.3 下变频模块 | 第50-51页 |
5.6.4 抗干扰处理模块 | 第51-52页 |
5.6.5 上变频模块 | 第52页 |
5.7 软件设计 | 第52-53页 |
5.8 影响抗干扰性能的主要因素 | 第53-55页 |
5.9 本章小结 | 第55-56页 |
总结 | 第56-57页 |
参考文献 | 第57-61页 |
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所发表的论文 | 第61-62页 |
致谢 | 第62页 |